• 1550阅读
  • 0回复

盲打误撞中的后现代主义游戏-由《疾走罗拉》说起

楼层直达
级别: *
发帖
*
金钱
*
威望
*
贡献值
*
喧嚣、浓烈、激情、速度、暴力、色彩、大麻、性、粗口、电子音乐、e时代花样繁芜的风格拼盘。后现代究竟是什么?从昆汀.塔伦蒂诺大杂烩式彻底颠覆了结构的《低俗小说》到《罗拉快跑》中游戏机式的命运赌局,亦或是让颓丧一代感动的痛哭流涕的《猜火车》.究竟怎样才算后现代?博尔赫斯小径分岔式的小说?艾伦.金斯堡嚎叫着的垮掉派诗篇?还是beck拼贴乱炖式的简约歌曲?

后现代关乎的是理念,而不单纯是风格。够酷、够绚、够华丽(骇客帝国、天生杀人狂)。亦够美、够真、够诚实(暴雨将至、枕边草、红、蓝、白)。既能使你从浮华的信息社会中得到一种泼墨般的快乐,又能使你从残酷的真实面前得到一些深沉的启发。她敏感、真诚、富有想象力与洞察力。同时她又不羁、大胆、荒诞不经而又古怪离奇(作为马尔克维齐)。她有时深沉、忧伤、晦涩难懂,有时又直白、罗嗦、厚脸皮及喋喋不休,但她总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化恶俗为雅致的能力。

言归正传,从罗拉说起。相对于法国浪漫之都古怪精灵的女孩艾米丽来说,来自德国的罗拉显然硬朗了许多,野性了许多。火焰灼烧般的红发,蓝色紧身背心,绿色裤子。大块三原色调搭配的异常抢眼,既突出了人物性格又奠定了影片色彩格调与节奏。从色彩中跳跃出来的一种张狂情绪瞬间就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又不同于张艺谋《英雄》中所谋求的仪式感。罗拉中的鲜艳色彩更多的是一种生命力、热情(或说激情)、一种随时迸发的力量与挑衅。奔跑是主线,时间的限定又加速了节奏。跑,跑,跑的是时间,跑的是命运。各色人物相继登场,主流、边缘、平凡人、黑帮分子...何为真?何为假?何为善?何为恶?命运牵系在微小的变化当中,结果却产生了巨大的转变。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诸多花样手段为本就喧嚣的影片添油加醋,MTV式的动感摇移,漫画般的超现实、多角度,追随心跳般的techno音乐...表面上如此紧张、刺激、热闹、抢眼,骨子里却又如《大话西游》中的至尊宝一般的无奈与悲哀..

人生就象一场游戏,一次赌博。《滑动门》或是《盲打误撞》乃至新浪潮的代表作《精疲力尽》都已经很早就把这种悲哀表达的淋漓尽致,《疾走罗拉》则把这种"无奈"狡猾的藏在了影片的缝隙中,用刻意强化的游戏性来掩盖其重心,反之却又用两段貌似与影片格格不入的谈话来使其"险恶用心"欲盖弥彰,暴露无疑。罗拉在跑,在挣扎,在努力而又徒劳的妄图改变命运,然而怎么跑却都只象游戏机中的玩偶,被玩家(观影者)手中的线所牵绊,你可以任意挑选出一个你喜欢的发展方式,可以任意去重复一个你喜欢的段落或是细节,可以拉片欣赏那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未来生活组照...你就象一个上帝,沉迷在一种控制般的愉悦当中,然而在这种所谓的互动交流中,你陷入了导演的圈套,无需大脑,每一种可能性都是事先安排,精挑细选,貌似偶然其实必然而且刻意。快感背后所隐藏的宿命的悲哀。中插谈话究竟是悲情还是矫情?亦或只是导演自身无奈的自嘲吧.

破而后立,立后再破。这是传统,也可以说是现代的典型发展方式,然而70年代英国年轻人爆发的朋克运动却彻底的颠覆了这种模式,因为他们始终在"破"、"破"、"破",却并没有规定一个新的"立"发展方向,而是留下了无数种可能性,从而使一个点迸发出多种发展趋势,有单元变向多元,有单极走向多极的发展,这亦正是后现代所秉持的,后现代更多的是在展示,而不是解释。他注重受众的素质却又能包容受众的素质。受众根据自身的经历、学识、体验、积累,更多的从个人角度出发并做出理解,从而使的同一部作品诞生出无数种可能是迥异的看法和观点。《疾走罗拉》可说的点有很多,比如她三段不同命运奔跑时运镜的不同,比如她和混混的爱情,比如影片的音效处理,比如影片中所对应的符号,比如他的结构,比如....然而当一种风格发展的一定程度,当另类变成主流,必将被新的另类所反对。我们既要从分析过去的经典中汲取养分,也应该行动起来面对未来,事物都在发展中,罗拉奔跑的时代已经结束,后现代也必将被后后现代所取代,热闹喧嚣的背后,反朴归真的简约一派会否踏上新的舞台?

历史属于过去,现在属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