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宗华劈柴生火,给母亲做饭。本报记者 黄乒宾摄
▲看到母亲的衣服上沾着几根白发,张宗华很自然地拈起扔掉。容科彪摄
本报记者 黄乒宾 通讯员 张立波
2月22日,在阳朔县金宝乡枫木寨村敬老院,记者掏出一张20元面值的人民币问:“这是多少钱?”58岁的张宗华看了半天,迷茫地摇摇头:“认不得。”此时有人递给他母亲袁淑钧一支香烟,他立即飞奔回屋,拿了一个打火机出来,打着火,双手给母亲点上。
年近花甲智商如幼童
记者来到敬老院时,87岁的袁淑钧正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口读一本《乾隆下江南》。老太太识字,还是共产。党员,当过多年的村干部。如今,她耳聋得厉害,交谈时必须凑着她耳朵大声喊。
袁淑钧一生没有生育。1954年,她从邻县抱养了一个模样周正的四岁男孩,取名张宗华。两年后,她又抱养了一个女孩,取名张玉兰。她和丈夫盘算好了,等这两个孩子长大,就让他们成亲,他们的晚年也就有依靠了。然而,夫妻俩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张宗华竟先天痴呆。十多岁时,她曾把他送去读小学,可他读了四个学期,仍旧一字不识。玉兰长大后远嫁他乡,张宗华一直没娶上妻子。袁淑钧和老伴花了几十年,才教会张宗华打柴、煮饭、挑水等一些简单的体力活,为的是他们百年之后,他也能独立生存。
岁月流逝,袁淑钧的老伴八年前去世,撇下他们母子。袁淑钧腿脚不便,生活起居都需要人照顾。张宗华一把年纪了,胡子花白,智商却像个三四岁的幼童。他不会数数,也不认识人民币,经常闯祸,脾气还挺大,谁要呵斥他,他张口就乱骂。但奇怪的是,他在老母亲面前却很“乖”,让他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宗华的笑,让记者感到震撼:胡子花白,皱纹深深,笑容却像花一样灿烂,像孩童一般纯真,反差之大真是不可思议。
老了,他还是母亲手心里的宝
65岁的诸葛女士在枫木寨小学开小商店,袁淑钧是她的远房婶婶。她笑着抱怨说,张宗华从小到老,袁淑钧都太宠他了,简直有点“护短”。谁要说他的坏话,她马上就给人家脸色看。
记者采访时,诸葛女士戳着张宗华的额头问:“还做‘坏事’不?”张宗华低着头、搓着手,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般忸怩地点点头:“不做了。”
诸葛女士笑着告诉记者,张宗华干的“坏事”有三类:顺手牵羊、多管闲事和乱发脾气。
他脑子里没有什么对错、丑恶的概念,见什么好东西都想往家里拿,为的是孝顺母亲。他可不管该不该拿:看见张家的南瓜熟了,他就去摘几个囤在家里;看见李家的菜长得嫩绿嫩绿的,他去扯一把;看见王家的柴垛堆得高,他过去拽几根……
他爱管闲事。比如,尽管敬老院里有电视,但住在这里的五保老人还是喜欢到小商店看电视,因为那里人多热闹;可张宗华却不高兴了,认为这里有电视不必到外面去看。有个晚上,他居然用木柱和砖头把敬老院的大铁门从里面顶起来,不让外出看电视的五保老人回来。
张宗华脾气还挺大。有一次,几个小学生在树下逗他开心,他两下就恼了,大骂起来,还动手打了其中一个孩子。
他闯了祸,大伙还拿他没办法。那次,诸葛女士的丈夫把张宗华打小学生的事“告”给他母亲听,可袁淑钧刚听完,就两眼翻白,身子一歪,半天才缓过劲来。这一下,谁都不敢再告状了,怕气着她老人家。
混沌世界闪耀人性光辉
袁淑钧母子一个老迈,一个呆傻,破败不堪的老屋摇摇欲坠,四年多前,他们被当地政府安排住进枫木寨村敬老院。
68岁的五保户老人李先生就住在隔壁。他说,别看张宗华傻,可他对母亲就是好。每天早上,他都会先起来,劈柴烧水,把热水端到母亲的床前,伺候她洗脸;晚上,又烧水给母亲洗脚。
母子俩屋前的走廊,堆着一大堆柴火。记者指着柴火问:“这些柴火从哪里来的?”张宗华说:“上山讨的。”记者再问:“哪个去讨的?”他说:“我。”听说张宗华还回到老屋附近,种了不少菜。记者问:“你种了什么菜?”他说:“白菜。”记者再问:“还有什么菜?”他答:“莴笋。”袁淑钧的屋里,床前地板上放着一个塑料袋,里面有几个苹果,这是张宗华买给母亲吃的。
张宗华只会煮饭,不会做菜。每次他煮熟饭了,就会像孩子似的大声报告:“妈,饭煮得了!”然后,他母亲就坐在炉灶边掌勺。他有力气,能跑腿,买肉、木炭、油盐等,他全包了。他不认得钱,只知道把钱递过去,随便人家收多少,不过,当地民风淳朴,也没人欺诈他。
去年夏季的一个暴风雨之夜,袁淑钧的屋顶漏水,床也湿了。张宗华急得团团转,一夜没睡。第二天,他跑去找村支书大声嚷:“我妈的屋漏水了!”大家都为他的孝心感动,一些热心村民主动爬上袁淑钧的屋顶帮补漏。
记者问袁淑钧:“宗华对你好吗?”袁淑钧瞟了儿子一眼说:“他啊,就是脾气大!高兴时就很听话;不高兴时,我的话他也不听!”语气里有嗔怪,也有疼爱。
张宗华似乎听懂了,腼腆地笑着。他看到母亲的衣服上沾着几根白发,伸出手,一根一根地拈起扔掉。
人之初,性本善。在张宗华的混沌世界里,依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