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子恺先生在好友弘一法师故去后,通过对他一生的回忆与思考,总结出的关于人生的真谛,他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
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懒得(或无力)走楼梯的,就住第一层,即把物质生活弄得很好,锦衣玉食,这样的就满足了。这也是一种人生观。抱这样的人生观的人,在世间占大多数。其次,高兴(或有力)走楼梯的,就爬上二层楼去玩玩,或者久居在里头,这就是专心学术文艺的人。这样的人,在世界也很多,即所谓的'知识分子'、'艺术家'。还有一种人对二层楼还不满足,就再走楼梯,爬上三层楼去,这就是宗教徒了,他们做人很认真,满足了'物质欲'、'精神欲'还不够,必须探求人生的究竟。
而在他看来,弘一法师的人生就很好地贯彻了这个理论,他做人,一定要做得彻底。他早年安住在第一层楼中;中年专心研究艺术,便是迁居在二楼,强大的'人生欲'不能使他满足于二层楼,于是,爬上三层楼去,出家、修净土、持戒律这是当然的事,毫不足怪……
这里有一点,就是没有说清楚三层楼的关系,按弘一法师的样子,是把三层楼割裂独立起来了,所以弘一法师的一生,其实并不是一个完美成功的一生。在这个问题上,现代的南怀谨大师就做的更好,楼一层一层的造,也是一层一层的上,平时还上上下下打理一下,对自己,对社会的贡献更大,也更成功。
朋友,您是在第几层楼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