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08阅读
  • 2回复

艺术的瑰宝——揭开“唐卡”的神秘面纱

楼层直达
级别: 风云使者
发帖
4878
金钱
888
威望
23
贡献值
3

唐卡(Thangka)也叫唐嘎,唐喀,系藏文音译,它是刺绣或绘画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是富有藏族文化特色的一个画种。
   唐卡内容繁多,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
  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与印刷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强烈的装饰性。有的还在五彩缤纷的花纹上,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格外地显得灿烂夺目。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这些织物唐卡,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印刷唐卡有两种,一种是满幅套色印刷后装裱的,还有一种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镂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目前,市面上所售的多是印刷唐卡与绘制唐卡。
释迦牟尼 当代 剪贴 外美尼马制


唐卡的内容,绝大部份是宗教画,也有少量取材于社会历史、世俗生活及医学、天文等内容的挂图,大致归纳为以下十二类:一、佛 二、菩萨 三、女性尊者(佛母) 四、罗汉 五、密宗护法神 六、教派祖师、历史精英 七、教理、教规图 八、神话传说 九、历算、医药图 十、历史故事图 十一、古寺建筑图 十二、宗教图案
释迦本尊诸佛菩萨 清代 布画 拉卜楞寺



唐卡的绘制,以青海省黄南自治州吴屯艺人绘制布画唐卡的方法典型。在绘制前,画匠或艺僧均要卜择吉日,焚香祷告,然后才一面诵经,一面备料。
释迦本尊诸佛菩萨 清代 布画 吴屯寺


首先把白垩粉掺进骨胶,调成糊状,均匀地刷涂在棉白布上,使布面细孔被填塞。再用贝壳或圆石磨光,使之平整并易于着色。以平整、均匀,不透光为标准。薄了,颜色要浸透,厚了,将来卷画时会有脱落和袭纹。画布用细绳绷在或张钉在竹框或木框上。画时先找出中心线,并用赭色在背面或用炭条在正面画出,再找到中心点。然后起稿、涂色、渲染、勾线(勾金线和贴金 箔),画完去框,举行开光仪式。然后四边装上缎边或绢边,背面衬布,上下皆上棍轴,轴两头安铜或银质轴头。唐卡两边从上披下两幅丝幔,用以遮挡灰尘和灯火油烟。最外边缝上两条与丝幔等长的锦缎缀带,宽约四至五公分,既是装饰,又可挡住丝幔不被风吹开。供奉时才撩开丝幔。一幅较大的构图比较繁杂的唐卡,要经过两三个月的细心描绘。有的是一个人独立完成,但大都是师傅勾线和贴金,徒弟施色。
释加牟尼 清代 金汁白描 布达拉宫




如塑像和壁画一样,绘制唐卡以教化为唯一宗旨,全部用以供奉。故绘制者从不在画上署名,只在背面用朱砂写上经咒,至使年代久长或遥远的唐卡,无法考证出绘画年代和作者的姓名。
弥勒佛 清代 布画 边都寺


唐卡的绘画技法,按以下顺序和方法完成:
一、起稿,藏语称“姜瑞”。
二、着色,藏语称“嘎姐巴”。
三、分色渲染,藏语称“当姐巴”。
四、勾复线,藏语称“姐节巴”。
五、铺金和勾金线,藏语称“塞热”。
六、修整。藏语称“西扎”。
七、开光、镶边。
在藏传佛教神圣的殿堂、活佛公署和阿卡(一般和尚)的僧舍,乃至平常百姓的家中,都供奉有唐卡。游方僧和应请外出念经、操办佛事的僧人,也都携带唐卡。 
释迦牟尼 当代 刺绣 佑宁寺




塔尔寺显宗学院(大经堂)里,悬挂有近五百幅大小不等的唐卡,大的二平方米,小的半平方米,有绘画的、有织绵的,有平堆、有高堆,犹如集唐卡艺术之大成的展览大厅,在三楼库房里,堆放了好多大木箱,里百珍藏着数百幅唐卡,准备用来在不同的宗教节目,如佛诞、佛涅般日等悬挂供奉。更有四幅巨幅唐卡,面积在一百五十平方米左右,收卷起来要四五十人才能扛走,那是“晒大佛”时铺在山坡上供奉的。更有的佛堂,成了唐卡的世界,如甘肃拉卜楞寺加木样活佛公署内小佛堂,墙上密密麻麻全是唐卡,有的墙面上,唐卡被两三层重叠悬挂着。每一幅唐卡,都是高水平的艺术品。
释本尊诸佛菩萨 清代 布画 隆务寺


唐卡在藏传佛教艺术作品中,占有这么大的比重,又有很高的传经布道的作用,它到底源于何时?又如何发展到难以穷计的地步?很遗憾,没什么资料可查,唐卡老画师也说不清根底。不过,就西藏的绘画艺术来说,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昌都卡若新石器时代遗址上出土的文物,证明三、四千年以前,青藏高原就有了原始的绘画艺术。
释迦牟尼下凡 当代 布画 尖木措绘


据有关资料介绍,古印度游方僧在传经布道时,就常常使用这种宗教轴画。梵文Patas即指这种用于和膜拜的宗教卷轴画。所以,最早期的唐卡,理应与印度佛教壁画技艺同时传入西藏(至少可追溯到吐蕃时期遣存的大昭寺壁画“三十五佛”及“六相菩萨”等之前。目前寻不到实物,只是推断而已。
 
如壁画和雕塑一样,唐卡绘画艺术深受印度、尼泊尔以及汉地画风的影响。西藏著名历史学家多那他(公元1575年-1634年)传世蓍作中有过论述。敦煌壁画及出土的纸画中,也有吐蕃中晚期作品。现藏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出土纸画虚空藏菩萨,下主有藏文题记,可能就是当时壁画和唐卡画的粉本。
释迦牟尼 清代 布画 吴屯寺


印度不少佛教高僧到吐蕃传教,也带来了佛画艺术。不少藏族僧人到那里求学,印度灿烂的佛教艺术宝库--那烂寺,对藏传佛教艺术的发展和提高起了不小的作用,至今唐卡绘画中仍明显地保留着古代印度的画风。
释迦牟尼 清代 木刻版彩绘 布达拉宫




唐卡艺术,鉴于它本身的宗教属性,所以也和塑像一样,是随着藏传佛教的兴盛和流传蓬勃发展起来的,早在赞普松赞干布与笃信佛教的尼波罗(现尼泊尔)尺尊公主和唐文成公主成亲后,开始尊崇佛教,并兴建了大昭寺和小昭寺。
释迦牟尼和十大弟子 清代 布画 塔尔寺


赤松德赞时期,吐蕃王朝大力弘扬佛法,于公元779年建成了首次供奉佛、法、僧“三宝”俱全的桑鸢寺,并推广了“七户养僧”制度,佛教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释迦牟尼和文殊 弥勒二菩萨 年代不详 布画 吴屯寺


绘制唐卡的画师要严格按照《造像度量经》所规定的法度。就像佛门弟子遵守佛训教规一样,把《造像度量经》奉为金科玉律。各类佛、菩萨、护法神等造的各部位,都有固定不变的比例尺度,一般以手指为基准来度量。
释迦牟尼征服魔道六师 当代 布画 小夏吾才郎绘


唐卡的画面大都是长方形,但最古老的形式有近乎方形的。有的画面上四角画四佛,画面下方为一方块,谓之:“门”。现在这种形式不多见了。 
  十二指为一面部宽;三个面部宽为一个身宽;五个面部宽为个坐佛身高;九个面部宽为一个立佛身高。另外,他们的位置、色彩、面容、坐立姿势、的法印、饰物、发式、光轮及所持法器等,也都是程式化了的。这样做,才能保持唐卡的庄严和神圣。
无量寿佛 不详 布画 吴屯寺




唐卡的构图除了壇城、故事、天文、医药等唐卡之外,有关神佛、菩萨、护法以及尊者等。上方为“空界”。下方为“地界”,也叫“凡界”。典型的唐卡构图形式为:“五壇”会聚。中央主尊佛为一壇,主尊左右各为一壇,主尊及左右这三壇绘的大多为功德圆满者;主尊之下是数量最多的供佛的一壇。
   正式供奉的唐卡,背面加衬布,以保护画面,四边镶上缎或绢边。上边约四寸,两边约二寸,下边约一尺。画幅大的,镶边也就大,有的底边缎面宽两尺多。个别唐卡还在画上面用金丝缀上珠宝,显得珠联壁合,绚丽华贵,使信徒更为珍惜和宗教。不少唐卡的背面用珠砂写上经咒,有的还捺上喇嘛的金汁或珠砂“手模”。
   唐卡和壁画,往往互为蓝本,相互借鉴,摹绘,所以题材相同,技法相似,只是在构图上,唐卡不如壁画那么自由,但在线条和着色等方面,要比壁画更细致,画起来更费工夫。
千手千眼观音 不详 布画 吴屯寺


随着藏传佛教的广泛流传,唐卡的需求量日益增大,藏区很多地方出现了师徒相承,父子相承的专业画师队伍,绘画技艺也更加成熟,开成了一些画派。
   把藏族绘画分成西藏三画派(一、嘎赤 二、门赤 三、庆赤 )与外来三画派(一、加赤 “加”汉族的意思 二、加嘎尔赤 三、帕波尔赤 )。
四臂观音 清代 剪贴 布达拉宫




唐卡派别
不同风格的唐卡(Thangka)代表了西藏不同的画派,西藏的绘画流派可以分为:
噶知派
  噶知是藏族绘画雕塑的一个流派,据说该流派沿袭噶玛牟觉多杰撰著的《图像度量经》之画风,以绘制宁静善良的人物画像出名。
钦泽派
  钦泽派的创始人是西藏贡嘎尔朵地方的钦泽欠茂。该派脱胎于曼唐巴画派,所以较多地保留了曼唐巴的画风。
噶尔热
  噶尔热是南木卡扎西活佛把藏画的度量和汉族画(国画)的上色、景物布局结合起来的一种画派。其特点是画面大,容量多,人物面部清秀,笑容藏而不露。
杰居毕画派
  杰居毕画派是由噶玛曲央多杰在藏画基基础上吸收了克什米尔画风而创立的一门画派。
旦鲁派
  学者智嘉和曼唐·察卡等人的画风称旦鲁派,该派著有《神像度量如意宝珠》等美术典籍。
代热派
  代热派是噶尔热派和曼唐派画风相融合的一个画派,其主要特点是注重人物的造型、人物的神态和人物的内涵。该派较著名的画师有旦增诺尔卜、荣巴·索南杰保、智拉普日吾才让、唐拉才旺等。
希岗巴
  希岗巴活佛的画风以及保持这种画风的画派称为希岗巴。由于此派受尼泊尔绘画风格的影响较大,所以也称尼泊尔画派。
曼娘派
  曼娘派是藏区最早的一个画派,创始人是十四世纪的曼拉东珠,该派的特点是愤怒像怒中含笑,体态轻盈,衣着华丽,上色淡雅,神态逼真,身体各部位的尺度适中等。
曼鲁派
  曼鲁派是曼娘和曼萨尔画派的总称。
曼萨尔派
  曼萨尔派的创始人是藏巴·曲洋嘉措,该派与曼娘派的画风相近,特点是线条粗犷,面相威猛,上色较重,身量略高,画工精细等。
彭波画派
  该派以其画风严谨、工笔细腻、用料考究而闻名。次旦郎杰是本派第十代传人画师,也是当代最富有成就的著名民间艺术家。他的画作在海内外深受欢迎,为了使唐卡这一民族艺术瑰宝得以发杨光大,他先后收徒十人悉心赐教,为该画派的顺利传承打下了基础。
绿度母


唐卡的分类
唐卡分两大类:
第一类,也是数量最多的一类,是绘画唐卡。这一类唐卡,大多绘在布面上,也有少数绘在纸面上。使用的颜料非常考究,采用不透明的矿物颜料,如石黄、石青、石缘、赭石和朱砂等。
第二类,是织物唐卡,有刺绣、织锦、缂丝和剪贴。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制而成,分高绣和平绣,高绣,也叫堆绣,跑遍整个藏区,只在青海省塔尔寺见到这种唐卡,被称为塔尔寺“三绝艺术”之一(另两种是壁画和酥油花)。这是用各种彩色绸缎剪成佛像、景物等形状,充塞羊毛或棉花,使中间凸起,然后用丝线绣制而成,很有立体感 。画中佛、菩萨、罗汉等大都由深色背景陪衬的山水、花卉、楼台、亭阁、动物等等都可以绣成。织锦唐卡,以绸缎为底子,用各色纬线使图像在需要之处与经线交织,有镂雕的立体视觉效果。缂丝唐卡的特点是质地厚实,花纹精细,色彩凝重、绚丽,多为汉地织制而成。剪贴唐卡,也称平堆或贴花唐卡,是剪下各式的绸缎拼凑成各种宗教图像,然后缝在布上的卷轴画。
- 极喜金刚



藏族是中国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唐卡又是藏族文化中著名的一种宗教(佛教密宗)艺术品。它是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
  布面唐卡:是先将白布绷在木框上,塗上一层胶质白灰,再用滑石磨平,然后勾勒作画。
  刺绣唐卡:是用各色丝线绣成,凡山水、人物、花卉、翎毛、亭台、楼阁等均可刺绣。
  织锦唐卡:是以缎纹为地,用数色之丝为纬,间错提花而织造。
  贴花唐卡:是用各色彩缎,剪裁成各种人物和图形,粘贴在织物上,故又称“堆绣”。
  缂丝唐卡:是用“通经断纬”的方法,用各色纬线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视之如雕楼之象,风貌典雅,富有立体装饰效果。缂丝是我国特有的将绘画移植于丝织品上的特种工艺品,质地紧密而厚实、构图严谨、花纹精致、色彩绚丽,有的还把珠玉宝石用金丝缀于其间,珠联璧合,金彩辉映,灿烂夺目。西藏的织物唐卡多是内地特制的,其中尤以明代永乐、成化年间传到西藏的为多,后来西藏本地也能生产刺绣和贴花一类的织物唐卡了。
  印刷着色唐卡:是先将画好的图像刻成雕板,用墨印于薄绢或细布上,然后着色装裱而成。这种唐卡,笔画纤细,刀法遒劲,设色多为墨染其外,朱画其内,层次分明,别具一格。
  可以用丝绸制作唐卡画芯,装裱分:古朴(织锦缎)、中式卷轴、镜框三中风格所有唐卡均有夜光(嗡阿吽 )咒语装臧 (白天不显,有请佛、开光、避邪、吉祥之意)。
西藏诸大译师


唐卡的艺术特点
  斑斓的藏文化艺术中,唐卡可当之无愧地称作一株奇丽的瑰葩。
  唐卡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诺文化遗址中,我们从简单的彩绘纹饰上,可以窥视到当今唐卡艺术的先河。那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纹和三角图案,看似原始,却显得粗放豪迈,它与今日尤其是藏东地区的唐卡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人们现今所见到的唐卡,也称之为布画,她滥觞于佛教传人西藏之后,伴随着佛教在西藏高原的弘传,外来文化艺术渗透,唐卡艺术犹注人新鲜血液,她一方面发扬更新原有艺术特色,一方面吸取汉地或印度、尼泊尔等异域之艺术精华,久而久之,成为独具一格的艺术流派。
  唐卡,是以亚麻布或粗布作为底布,较为珍贵者是以丝绸作为底布,可见与汉地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文成公主人藏时,带有纺织及绎丝等生产技术,这些底布从历史上来看,当是这些生产技术在西藏被应用而后推广各地。它的制作过程是艺术家首先作一木制木框,将底布四边缝在四条细木棍上,然后用绳穿上细木棍再张撑在木框上;用一种动物胶与滑石粉调合而成的糊状物均匀地涂在底布上,目的是使底布均匀平滑无洞,光洁明亮,涂完后用一薄质工具将底布上的糊状物刮平,刮匀;待底布干后,用炭条起纹,绘制图像之轮廓,一般是先里后外,将中间主图像画成后再绘四周的附属部分,最后上色。
  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这种原料的配方科学,加之西藏高原气候于燥,所绘就的唐卡既使过上数百年之久,依然色泽鲜艳,犹如新绘制的艺术佳品。
  唐卡至此并不算完工,还有类似汉地的张裱之工序。画成后,底布四周镶以各色的绵缎,与图像色调合谐相配,上下两端贯以木轴,便于张挂;再在其上覆一与唐卡大小相同的丝绸,到此,一副装裱的卷轴画——唐卡才算完工。
  唐卡的内容,是一部社会史的风俗画,题材广泛,内容无所不包,尤以宗教题材冠首。它概括起来,可分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经变画、风土人情、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建筑布局等等,可谓一部西藏社会综合的历史文化大辞典,纵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宗教等各方面,无以计数的大小唐卡,为藏学研究的诸领域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唐卡从制作工艺上可分若干类,除绘画外,还有刺绣、贴花、织绵、绎丝、堆绣等各种艺术技巧,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唐卡,富有立体感与质感,动感也强,将它悬挂于殿堂之内,微风拂来,画面上的佛像跃然布上,栩栩如生,在信徒的幻觉中,宛如置身于天界之内,禁不住飘飘然。
  现就有关宗教题材的唐卡,加以介绍。一般来讲,每幅唐卡可分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与地下。此故然说明了佛教的教义,也反映了西藏原始宗教——本波教的三界说,只是变迁而已。中央部位一般绘上本尊造像,亦即信徒供养膜拜的对象,诸如释迦牟尼、五部金刚大法、诸祖师等;上部即为空界,亦称圣界,绘有诸佛菩萨;下部即为地界,也称凡界,绘有护法神及憎侣。但圣凡之界并不如此严格区分,常常有不依此制编排的唐卡。居于空界最中的一尊佛像,称之为“顶严”。本尊即是此佛的部属。
  绘于唐卡之上的各种图案,如诸佛菩萨的造型以所佩带的饰物项冠、璎珞、念珠等等,所持的法器,各有其宗教意义,不一的造型,并非艺术家随心所欲而制作,单就手的姿势与放置的部位,就有无数,或双手合十置于胸前,或一手竖立置于跏跌座上,等等不一而足。
  唐卡的大小并不规则,大小相异,一般的为七人十厘米长宽,小者有如巴掌般大小,巨者长度达数10米。今天我们能见到的最大的唐卡,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二幅巨型唐卡,外地的游人若有可能来到西藏,可在藏历年2月30日举行的赛宝法会上,目睹布达拉宫赛佛台上悬挂的稀世珍品唐卡,那壮观的场景将使你终生难忘却。
机尊钦波



唐卡的构图形式
  西藏唐卡的构图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中心构图在唐卡中是最常见的一种构图形式,是以主要人物为中心,上下左右展开故事情节,以达到画面主次分明,饱满均匀的效果,均齐中又有很多变化。如《三世佛像》,释迦牟尼的背面深色的烈焰腾空而起,四周风火交加,云腾烟绕集密,胜乐金刚、大威德在上方,两边和下方吉祥天母及下属护法诸神以各种动态呈现,使整个图面丰富多变。中心人物占画面统治地位,周围的人物布置均衡,所以画面在气魄上,既有磅礴的动势,又无杂乱之感。这类构图在绘制各类金刚、护法诸神中常用。在绘制度母、观音之类菩萨时,用中心构图法,但背景除头光、身光及盛开的鲜花或用手组成的图案装饰外,多用风景衬托蓝天、青山、绿水、白云、鲜花,这一切经画师巧妙地裁剪组合,给人以宁静优美之感,使观音度母救苦救难大慈大悲的形象更加突出。绘制历辈高僧,以中间人物的动态、性格、特点配以自然界的景物,这类画的景物特别注意经营位置,尽量发挥写实风景的作用。
列吉旺姆


风俗画构图在唐卡中应用相当广泛。这种构图多用于绘制连环形式的传记或故事。它不受时间、空间及透视的影响,往往把一个故事或故事情节集中于一个画面。大家所熟知的大型系列唐卡《八思巴传》,囊括了八思巴整个一生的宗教、政治活动,把八思巴两次进京,沿途万里的风物习俗,尽收卷内。画面的景物随故事情节的需要而变化,不受历史、时间、空间的限制,画面的人物不受远近透视关系的影响,安排得生动活泼,但整个画面统一在大的基调上,使构图很完整。如布达拉宫、哲蚌寺、扎什伦布寺的巨幅唐卡《释迦牟尼传》、《佛本生图》,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传记唐卡等都用这种构图绘制。这种唐卡面积一般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平方米,构图很完整,十分壮观。以表现建筑为主的唐卡,采用鸟瞰全局的散点透视构图法,把建筑的特征、结构充分表现出来,而且围绕建筑展开故事情节。如布达拉宫珍藏的唐卡中,有一幅描绘建筑布达拉宫时的宏伟场面,唐卡的每个情节都围绕建筑展开,其中穿插一些传说故事,使画面更富有情趣,从建筑开始到竣工典礼的情节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定期有其他各大寺庙的创建等都绘有以建筑为主的唐卡构图,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在建筑方面的高超技能。
  坛城图是一种以几何图形为主的构图,坛城是指佛的宫殿,由外到内以圆形和形的几何体形式层层相套构成,正中间为主尊或佛,外面图形以水图案及火焰图案装饰,第二层起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图案、莲花图案装饰,表示大海、风墙、火墙和金刚墙、莲花墙、护城河。内套正方形图案表示城墙、屋檐,层层深入,最后到达主尊殿,并用红、黄、白、蓝表示东南西北四方,图案结构复杂,抽象和具象手法并用。坛城绘制难度很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多彩宗教知识的画师才能绘制,坛城虽为神佛宫殿,但其内容深奥难懂,是佛教密宗专修课。坛城的构图紧凑,图案繁复多变,装饰性强,具有很美的形式感。如大家所熟悉的唐卡《六道轮回图》、《四大部洲及风火水土图》、《天体日月星辰运行图》、《香巴拉图》等,构图更是变化无穷,从地球天体、藏历历法、十二属相纪年、四季变化、人类轮回、天堂地狱无所不有。它不仅给人以艺术享受,而且使人增长许多知识。
  藏医学专用的各种唐卡,将人体发育、人体脉络、疾病原因、治疗方法、药物应用等详细绘出。这类唐卡构图简明、写实,内容丰富,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藏族医学科学挂图,不仅是研究藏医的珍贵资料,而且在艺术上也有欣赏价值。
  藏传佛教密宗,起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它和藏传佛教一样,是印度佛教密宗和西藏古老本教相结合的产物。所以藏传佛教密宗的神佛多得不计其数。笔者见过的绘进唐卡中的各种密宗神佛教就有639个,而每个神佛又都有变佛的本领,一变就是许多模样,变化的越多,说明本领越大。所以除了一些常见的、有明确特点的密宗神佛外,一般很难识别他们的身份。在唐卡中,最常见的有三尊密宗神佛,即胜乐金刚、集密金刚、大威德金刚。胜乐金刚有62种,基本体为三头、十二臂、二足、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一头、二臂、二足,立像;集密金刚有32种,常见的是盘腿坐像,本体为三头、八臂、二足;大威德金刚胸前附母神,其状为三头、四臂、二足,大威德金刚变化尤为多样,常见的形式有两种,一是附有母神像,另一是不附母神像,其状,正面为水牛头,顶生角,牛头周围另有八头围绕,三十四臂、十六足,多坐像。除上述三大金刚常被绘入唐卡外,各寺庙尚有自己的密宗大神唐卡。如萨迦寺的杰多吉唐卡,八头、十六臂、二足,交叉的两手,抱母神,左持金刚杵,右持骷髅,其他各手都持骷髅;母神一头、四臂、二足、手中也持骷髅。桑耶寺的普巴唐卡,二头、六臂、二足,胸前两手合十,身后有翅,腰围虎皮。扎什伦布寺里的团吉科洛唐卡,四头、三臂,每肩出八掌、二足,胸前附母神,等等。这类唐卡的构图方法都很巧妙,画师在处理众多的头、手和母神的头、手时,使它们形成一个圆圈,包围在金刚本体的周围,使画面造成“众星捧月”之势,而母神的多头多手则散乱地聚在一起,在本体的小范围内活动,与本体起着陪衬和联系作用。这就在构图上既保持了使用圆圈的意图,又打破了圆圈带给构图的呆板,通过夸张、变形、装饰等艺术手法,使凶恶的形象不失美感,怪异的画面能于情理相通,使之符合审美要求和欣赏习惯。此外,这类唐卡还充分运用了造型要求的对比,使抽象的形体与具体的形体相结合,发挥了构图的语言特点,令人产生共鸣。
匝王


认识唐卡
唐卡,简单地说是西藏的卷轴画。根据记载,西藏在七、八世纪时就开始绘制唐卡,这种做法源于印度说书、讲故事时悬挂图像,逐一指点、宣讲的习俗。但从目前所见形式看,唐卡似乎更多地受到汉地绘画艺术的影响。绝大多数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题;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现其他题材、服务于其他内容。其张挂展示的方式也与佛教仪式有莫大关系;收存时有一定的规则,需由下向上卷成一束,否则会被视为亵渎神圣。
北京雍和宫藏《上乐金刚》唐卡


对于藏传佛教僧尼们来说,唐卡乃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用具,礼拜唐卡可获功德,同时也要通过观看唐卡、引发关于佛像义理的联想。同样地,在家信徒也要请画师绘制唐卡并加以供奉,有人还亲自作画,奉献给寺院装饰殿堂。最壮观的则是节日和法会时的晒佛仪式了,僧人们将寺院中珍藏的唐卡取出郑重展示,向民众及香客展现净土世界的光辉,佛陀祖师的伟大,或说或唱,载歌载舞,场面隆重而盛大。平常室内供奉用的唐卡一般不逾一米,但晒佛时展开的巨幅唐卡能够铺满整整一面山。
   本尊是一幅唐卡画面表现的主体形象,他拥有最高大的形体,占据最显要的位置。藏传佛教修行过程中,修行者根据不同的法门选择相应的佛、菩萨、佛母或护法,作为主要的修持对象,这就是"本尊"。
北京雍和宫藏《上乐金刚》唐卡(局部:本尊)



当人们最初接触藏传佛教艺术时,一般都会感受到两个难题。一是神灵体系非常庞大,错综复杂,一时间很难认知他们各自的尊格。二是对神灵的组合方式不明就里。以唐卡为例,为什么一幅画上要选用这些或那些佛、菩萨、护法与上师来进行表现呢?唐卡构图的根本原则是要具足三根本,亦即上师、本尊与空行。这其中,上师是"加持根本",本尊是"成就根本",空行或谓护法神则是"事业根本"。
  
   通常,上师像表现在唐卡的最上方。藏传佛教非常重视上师的引导,没有上师的加持根本不允许进行密教修行,也是不可能获得成就的。藏传佛教有非常多的宗派,各自奉行不同的修法,需要各自的上师加持。因此,通过观察唐卡中上师的形象,往往可以判断出一幅画所隶属的宗派。
北京雍和宫藏《上乐金刚》唐卡(局部:上师)


护法神表现在画面的两侧以及下方,他们驱镇妖邪,护持净土,保佑信徒,因此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某种修法中作为护法出现的神灵,也可能作为另一种修法的主尊,因此其神职、尊格并非固定不变的。
北京雍和宫藏《上乐金刚》唐卡(局部:持梃大黑天)


护法不一定是横眉立目,凶狠忿怒的形象,也可能非常地端庄美好。对于善男信女来说,他们的心地可都是非常地慈悲善良
北京雍和宫藏《上乐金刚》唐卡(局部:绿度母)


当然,画面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光是孤零零地放上一些神灵人物,还需要一些细节将他们联系起来。莲座、光背、祥云、花蔓以及其他装饰纹样等都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尤其在那些受到汉地绘画影响的唐卡作品中,金碧山水与奇花异草是最常见的背景装饰题材。同时,这些装饰也有着一定的宗教含义。例如,在表现佛国净土时,琼楼玉宇、阑杆宝池与净莲灵鸟都是不可或缺的。
美国旧金山亚州艺术馆藏《米拉日巴》唐卡(局部)




唐卡采用的材料很广泛,既有纸张、布帛、丝绢之类,也有画在皮革上的。皮革唐卡多属蒙古草原上虔信藏传佛教的牧民的珍品,出现的年代较晚。在大漠草原上,兽皮材料远比纸张容易获得,牧民们便将唐卡画在羊皮、鹿皮和牛皮等材质上,尤以羊皮唐卡居多。
纸画唐卡《释迦牟尼神变图》


从表现技法的角度出发,可将唐卡划分为两大类,即"国唐"(丝绢织绣)与"止唐"(纸本或绢本彩绘)。绘画唐卡与汉民族美术中的纸本、绢本绘画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材料选用、制作方式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例如,汉族画家作画多将纸、绢平铺在水平的桌面上,泼墨挥毫。藏族画家则将棉布、麻布、绢等织物绷在方形的画框内,作画时有一定倾斜的角度。
藏族艺术家制作唐卡


国唐则是运用织绣等工艺,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各种形象。织锦是在纺织时采用各种提花手段,直接织出丰富的形象与图案来。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藏明代《喜金刚》织锦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157241047634_3.jpg[/img]

缂丝是一种高级的织锦,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织成,可以将人物形象表现得更加厚重圆满,宋代开始出现,元代因大量掺用金线而倍增富丽。
西藏拉萨布达拉宫藏宋代《不动明王》缂丝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1242712373_4.jpg[/img]


[/url]
刺绣与剪贴也是西藏唐卡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剪贴是用不同颜色的织物拼镶而成的,通常比较简洁明快,常常能形成一定的立体感,填充羊毛、棉花等物后能够更好地突出主要形象。刺绣广泛采用各色丝线乃至金银线,再佐以对比、退晕之类技法,色彩可以非常丰富,线条可以极其细致,人物形象十分生动细腻。
清代《堪洛确松像》贴花刺绣唐卡(局部)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43655533798_1.jpg[/img]

唐卡也有很多绘画流派,绘画流派、信仰宗派和地理分布等因素交相作用,使得唐卡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单单从唐卡的底色来看,就有金唐、朱红唐与黑唐等几大类。金唐璀璨夺目,绚烂动心,具有非常浓厚的宗教感。
元代《静息观音像》刺绣唐卡(局部)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6934298112_2.jpg[/img]

藏民族的审美观念喜用浓重而纯净的原色,在使用对比色方面十分大胆奔放。朱红唐很完满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它满目是鲜艳的颜色,浓重而热烈,对于表现美好、庄严的形象,表现宏大、隆重的场面来说,是非常适宜的
蒙古博格汗宫博物馆藏唐卡《无量寿佛》(局部)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65170776199_3.jpg[/img]

黑唐则以深暗浓重的黑色为底色,因此在表现一些大忿怒相的神灵时,譬如三十四臂、十六足、九面、三目的大威德金刚,更能烘托出一种诡异、恐怖的氛围。在黑底之上,红色火焰状飞扬的头发和身光分外触目,迅疾惊人。
蒙古达什巴丹藏唐卡《十忿怒明王之大威德金刚像》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74517644519_4.jpg[/img]



在黑底上使用金线同样会收到很好的视觉效果,形象显得非常醒目、突出。事实上,在黑底上描金色或白色的线条的形式原则上也只限于描绘守护尊或护法尊。
美国旧金山亚州艺术馆藏《降阎摩尊》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102962149744_1.jpg[/img]

至于唐卡的装裱,不能不提到宋代的"宣和装"。宣和是宋徽宗年号,这位皇帝喜好书画艺术,当时文艺事业非常繁荣,宫廷设立了完整周密的画院制度,对于书画装裱也做出了严格而合理的规定。唐卡将画心夹在两层布中间,以线缝合;上、下两端装有轴杆,便于悬挂和卷起收藏,同时地杆的重量还有助于在悬挂时抻直画面,保持平整美观。上方左右还垂下两条带子,叫做"惊燕",风吹飘动,能够赶走鸟虫。
蒙古博格汗宫博物馆藏唐卡《顶髻尊胜佛母像》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11676927220_2.jpg[/img]

唐卡表现的题材是十分丰富的,既有汉传佛教艺术中常见的佛、菩萨、天众像,说法图和净土世界的诸般绝妙景象,有释迦牟尼的生平事迹;也有一些非常独特的内容,如祖师、活佛、藏王的画像,大昭寺、萨迦寺等佛教圣地的景观,跳神、法会、说法等宗教活动的场面,甚至还细致地表现了法器、供养具和乐器等等具有宗教意义的物品。此外,由于藏传佛教教义和神系的特殊性,很多神灵的形象为内地所不见、或者与内地的形象有很大差别。又如藏民族有一个理想世界叫做"香巴拉",也不见于汉地。
蒙古国立美术馆藏《香巴拉》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11358592486_3.jpg[/img]

在西藏,佛菩萨的种子、咒语及真言与他们的形象一样受到极大的尊崇。用藏文或梵文写书的咒语真言到处可见,一个看似简单的字母其实拥有非常深奥的象征意义。这样神秘的字母经过精心的构思,穿插组合在一起,构成非常美丽的唐卡。"朗久旺丹"是其中的一种,意为"十项自在",由七个梵文字母和三个象征符号结合而成。
明代《朗久旺丹》刺绣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12689431938_4.jpg[/img]



此外,还有表现天相的日月星辰图、历算占卜图、九宫八卦图、类似棋盘的益智游戏图、供品图等等,唐卡的内容真是美不胜收。
蒙古藏唐卡《供品图》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lion_20061222134888272474_1.jpg[/img]

围绕唐卡举行的晒佛仪式是最震撼人心的。在雪域高原的广大天地间,螺号齐鸣,梵钟同响,一幅描绘着庄严法相的唐卡一点点展开,铺天盖地,呈现在人们面前。它寄托了多少信徒的美好期冀,凝聚了多少藏民的虔诚信念啊。
1992年甘丹寺展佛仪式场景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142932074107_2.jpg[/img]

西藏唐卡源流
  唐卡,类似于卷轴画,多画于布或纸上,然后用绸缎缝制装裱,下轴端饰有精美轴头。画面上覆有薄绢及双条彩带。裱成后,还要请喇嘛念经加持,并在背面盖上喇嘛的金汁或朱砂手模。也有极少的缂丝、剌绣和珍珠唐卡。唐卡的绘制极为复杂,用料极考究,颜料全为矿植物原料,色泽艳丽,经年不退。唐卡,作为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集中反映媒体,融集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西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寄托着藏族人民对佛祖的无可比拟的情感。
  由于自然、历史的原因,唐卡的起源无从考证。据传,吐蕃赞普(观音佛的化身)松赞干布在一次神示后,用自己的鼻血绘制了白拉姆画像,这就是第一幅唐卡:相传,这幅唐卡由果竹西活佛藏入白拉姆神像腹内。作为科学考证,这些传说恐还不足为凭。但就绘画艺术而言,最早(可查)可溯及卡若新石器时代,到吐蕃王朝时,绘画艺术已臻完善。唐卡作为壁画的廷展,最迟也在七世纪中页以前就已出现。早期唐卡因经过朗达玛的灭佛,已无迹可寻:现存唐卡除有少数宋元时期的作品外,大多都是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的集体作品。
毗玛拉弥扎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15401963593_3.jpg[/img]

唐卡,在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画师供奉给寺庙的零散作品,从五世达赖起,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唐卡创作进入了专门化创作时期。后七世达赖格桑嘉措时,成立了“拉日白吉社”,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这一举措,无疑推动了唐卡艺术的向前发展。唐卡绘制也逐渐出现许多流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门唐”(系药师佛像)派。院内的画师都有职称,画艺最高的称为“乌钦”。西藏绘画史上最后一名“乌钦”就是唐卡绘制大师扎西次仁先生,扎西次仁也是健在的唯一的“乌钦”。
藏地三空行母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172241903956_4.jpg[/img]



唐卡的绘制要求特别严格,绘制的每一程序都应遵循宗教仪轨,而《造象度量经》更是对每幅唐卡的内容、着色、尺寸都作了明确规定,画师不得有任何僭越。唐卡包括的内容也极为广泛:有反映藏传佛教和各种佛神的宗教唐卡;有反映自然科学成就的藏医、藏药、天文历算唐卡;有记载历史事件的史料唐卡;有记录人物的传记唐卡。
室利僧哈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38427213394_1.jpg[/img]

由于佛教的普及性,所有唐卡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唐卡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珍宝,是西藏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至尊慈氏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394373058111_2.jpg[/img]

唐卡的绘画
  绘制唐卡前首先要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沿画布的四边把它缝在一个细木画框上(画框的四条框都是用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把细木画框上的画布绷紧,再用结实绳子把细木画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面,按“之”字形的绳路式样把细木画框的四个边同大画架的四个边绑在一起。
  画布一般是浅色画布,不要太厚大硬。画布太厚太硬容易使颜料剥落和皱裂。最合适的画布是织工细密的纯白府绸或棉布,没有图案的白丝绸做画布也非常合适。有的唐卡尺幅很大,用一块画布根本不够,这样只好把好几块画布用非常细密的针脚缝合在一起,缝好的两块布的接缝不能有碍于唐卡画面的完整。
作明佛母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43755022265_3.jpg[/img]

把画布固定在“唐卓”上之后,就着手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在画布上涂上薄薄一层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淡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入颜料;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花”,使颜料涂上面布对不会失掉本色。此后,再薄涂一层有石灰的浆糊。等第二层涂料干后把画布铺到木板或桌面之类的平坦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面,一直到画布的布纹看不见时为止。
  接下来便是画出主要的定位线。其中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佛像的素描草图“白画”之后,再用墨勾成墨线(墨线草图即线描草图称“黑画”)。勾墨之后再根据画面描绘的水泊、岩石、山丘、云雾等景物的不同,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只上一种色,先上浅色,后上深色。绘佛像时,先绘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浅色后深色。把上面所说的部分画完后,用金色画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图案称“金画”)。一些画面装饰和画面其他地方也用金色来勾边,称“金线”。最后,将所有需要用墨勾的线再勾勒一遍,然后再画上眼睛。
文殊师友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441541606751_4.jpg[/img]



绘画唐卡的程序根据艺术家个人的经验也可能有所变化,不是固定的,死板的教条。以上所说的只是最常见的程序。
  画面上围绕佛像留出的空白还要画上景物或其他由四原质(地、水、火、风四原质)组成的无生命的物体,也可以画上人们乐见的众生有情。
文殊萨班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484120829459_1.jpg[/img]

各国各地区的绘画中,传统的绘画装饰景物在他们的绘画作品中占据了支配地位。其中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绘画装饰风格直接影响了西藏艺术。
  例如,印度绘画中所用的饰景通常是舒适华贵的房屋,菩提树,各种作供品用的鲜花,各种吉祥物,还有珠宝项链。
法身普贤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501091836709_2.jpg[/img]

中原汉地的绘画见到都是表现繁荣昌盛的象征物,装饰精美的长袍和衣服,精雕细刻的座椅,还有一些诙谐幽默的场面。
  克什米尔(卡切)的绘画饰景有水生动物、湖泊、池塘和森林,还有药用植物,香烛等。
金刚萨埵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511761282677_3.jpg[/img]

尼泊尔的艺术家一般描绘彩虹、云彩、用珍贵的宝石装饰的树,各种颜色的家禽和乌。
  藏地的艺术家描绘岩石、雪山、草原风光,缀满流苏的华盖,嬉戏的野兽。
  当然并没有规定上面列举的饰景都必须出现在一幅画里,也没有规定艺术家不歼吸收其他民族的装饰图案。
妙音天女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521796807860_4.jpg[/img]



所绘佛像的衣着和装饰图案的构图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画家学习绘画所从师的画派,他对这个画派技法的纯熟程度也许是最值得考虑的条件。绘画的时间、艺术家自己的能力,以及订画雇主的要求等等都可能影响构图和画面装饰。
六严二圣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553691202217_1.jpg[/img]

除了用水色(指用水调和的颜料,犹如现在的水粉和水彩)画的唐卡外,还有另外三种类型的唐卡:金唐(金色唐)卡)、朱红唐(朱红唐卡);黑唐。这三种唐卡的名字来自于唐卡空白背景所填的颜色名称。举例来说,金唐的背景全是金色;朱红唐的背景全是朱砂色;黑唐的背景则全是黑色。以上三种唐卡所有颜料都掺有石灰和胶水,轮廓线必须用与底色对比度鲜明的色彩绘制。如金唐,它的底色是金色,就用朱砂画轮廓线;朱红唐和黑唐的底色是朱色和黑色,就用金色画轮廓线。假如没有金色,黑唐的轮廓线可以用朱砂来画。
吉祥天女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256589306803_2.jpg[/img]

在一幅金唐中通常只有嘴眼睛指甲、毛发等处使用其他色彩;在朱红唐和黑唐中、使用水色的地方与金唐有所不同,在唐卡习墨的地方也可以使用焦麦水,这样画面光洁平坦。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12260732407_3.jpg[/img]

一般可在木板印制的佛像涂上水色。如果要将版印唐卡制成久色唐卡,在神佛像轮廓由木版印出后,艺术家便要对画面进行一次致的处理。用炭笔把木版印的轮廓线勾勒一遍使之清晰醒目,按我们上面说的方法绘画出唐卡。
法身金刚持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396759568_4.jpg[/img]



绘画唐卡的调色方法的指导原则,简单他说就是加深某种单色。例如要加深朱砂色,只不过是往调色碗里加点朱砂颜。
  画唐卡的方法多种多样,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持明金刚法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53845294561_1.jpg[/img]

唐卡的裱制装磺
  唐卡绘好之后,要在画面的四边缝裱丝绢,这缝裱的丝绢。叫“贡夏”。“贡夏”可以用各种丝绢制做,其尺寸大小是固定不变的。“贡夏”的下幅长度占画面部分的二分之一,下幅显得稍长;上幅长度占下幅长度的二分之一,或者说占画面部分的四分之一。例如,一个唐卡画面宽是40厘米,高60厘米,下幅长度就是30厘米,上幅长度是15厘米,侧幅宽7.5厘米。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829272178_2.jpg[/img]

此外,有很多的唐卡在画面的四边围有两道红色或黄色的丝带贴面,藏语称之为“彩虹”。每道丝带的宽度是侧幅(即所裱丝绢的左右边)的一半;如果仅有一条丝带,宽度便是侧幅的四分之一,侧幅的其他四分之三自然是丝绢衬裱面。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141594337827_3.jpg[/img]

唐卡背面的裱衬物可以是棉布、丝绢、绵缎等。一般来说,里衬只裱糊唐卡的“贡夏”部分,不裱糊画面部分;也有给唐卡整个背面都裱上黑衬的。还有一些唐卡,虽然背面全裱,但裱好之后用揭开画面与衬布之间茬口的办法把画面正对的里衬部分切开三个边,以便能够看到写在唐卡背面边上的文字。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人们要揭开衬页看背面文字的情况外,平常唐卡画面背面与里衬的两个底边都固定在一起。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1841973555_4.jpg[/img]


唐卡前面的两个边最后是用红线锁边,必须注意的是,在缝裱用一个叫“唐薪”(即“唐卡木”)或“止薪”的圆木棒将唐卡的底边卷好并将其撑住。根据唐卡的大小确定“唐薪”的粗细。一般“唐薪”的长度是与唐卡的宽度基本相同,两端可再长出唐卡宽度的3厘米,两端套上用金银或青铜制成的套盖。有了“唐薪”之后,把唐卡卷起来就方便多了,故唐卡又称卷轴画。
金城公主进藏图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04481912210_1.jpg[/img]

在唐卡的顶端还有一根扁平木条叫“卡薪”或“贡薪”。木条越往两端越细,以致于从截面看就像一个小木楔,把“卡薪”缝粘在“贡夏”和里衬之间,长度与唐卡宽度相同,两边不要突出来。
松赞干布画传1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245694197_2.jpg[/img]

唐卡前面有一幅面盖盖住整个唐卡。通常用丝绢制做面盖(人们认为制作面盖最好的一种丝是“面子绫绢”,质软、色黄、带有红绿色的斑色)。面盖用红色、黄色、蓝色丝绢条交替缝合而起,或者就用一种颜色的丝条作面盖。面盖缝在唐卡的顶端,面盖中央还有一些褶子。画有本尊、护法神的唐卡,其面盖丝绢也有白色、黄色、蓝色、绿色等,不过这类唐卡的面盖丝绢条彼此不缝合在一起,都是相互分开的。沿唐卡面盖上部缀有一排有褶子的挂布,下垂约8厘米,用红色丝绢制做。
松赞干布画传2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24795502283_3.jpg[/img]

假如将唐卡宽分为四份,其中左右两边的四分之一处垂有两条彩带,每条彩带的宽度等于“贡夏”侧幅的一半。彩带一直垂到唐卡的底边,彩带底端呈鸟喙形,叫“小鸟嘴”。当面盖放下之后,两条彩带便垂在面盖的外面,并和面盖隔开。这样可以只把面盖向上卷起,让两边彩带直接垂在面画的前面。在唐卡顶端,两条彩带的中间有一条系住上卷面盖的红绳,待面盖上卷后用这条红绳把它折叠系好。红绳上面还有一条布绳用来挂整幅唐卡,或在唐卡卷装后用布绳把它扎好。
松赞干布画传3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33414334527_4.jpg[/img]

裱制装磺唐卡所用材料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向和委托制作唐卡的施主的财力
  绘画唐卡使用的颜料应该是柔和纯净的高级颜料,粗劣的,普通的颜料只能用来彩绘梁柱、木制神器、床椅、桌凳和其他木器;也可以用来彩画泥塑佛像、绘制壁画。当然,绘制彩画以上物品也要做准备工作。比如画壁画,也要在墙上涂一层胶水以防颜料剥落。
  至于把画布固定在木架上使其绷展以便于绘制等就不必细说了,不过画布在绘制前一定要进行处理。
松赞干布画传4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42736108953_5.jpg[/img]

唐卡壁画
  在西藏的宫殿、寺院以及藏族居家、庄园的经堂里,都有绘制壁画的传统和悬挂唐卡的习惯。那些著名古代建筑,可谓座座是绘画艺术博物馆。古代画师们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观画卷,其数量之多,非常惊人。大昭寺的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如果把它变成一米宽的彩带,可以环绕八角街五圈多。各大寺庙中,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卡。布达拉宫的二幅大唐卡长达五十余米。为了存放这二幅大唐卡,布达拉宫赛佛台脚下,还专门建造了一幢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作库房。每年藏历二月三十日拉萨要举行赛宝法会,哲蚌寺庙的几千喇嘛身穿佛衣,手持各种珍贵乐器、祭器、旗帐幡等物,自大昭寺出发,过疏璃桥,到布达拉宫前举行宗教仪式和各种表演,这时,赛佛台上就挂出这二幅巨大的唐卡佛像,极为壮观。布达拉宫红宫第六层壁画回廊南侧的一幅“赛宝会”壁画,就是描绘悬挂唐卡的情景。这幅壁画的画面场景宏大,从布达拉宫一直到大、小昭寺,画中人物不下千余个。非常气魄和壮美。
 
松赞干布画传5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5445975323_6.jpg[/img]


壁画,含意明确。唐卡,系藏语,即锦缎镶边的布轴画或丝绣。两者无论是内容还是表现技法都十分类似。壁画与唐卡的题材十分广泛,有历史事件、人物传记、宗教教义、西藏风土、民间传说、神话故事等等,涉及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艺、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堪称是形象的百科全书。这些精湛的艺术品是藏族文明的史诗。 按绘画所表现的内容可分为: 宗教画:有佛、菩萨、天王、度母、天女、密宗本尊和护法神等偶像画。大昭寺、扎什伦布寺,以一组廊院专门绘制千佛,气势很大。宗教画中还有辨经、跳神、弘法、传经等宗教活动和表现宗教世界观的“坛城”画(金科)、“须弥山”图、“六道轮回”图。
扎什伦布寺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7117775980_1.jpg[/img]

传记画
  传记画:有表现释迦牟尼生平及前世各种故事的本生图和佛传;有大师传(莲花生、阿底峡)、法王传(八思巴、米拉日巴、宗喀巴、五世达赖)、藏王传(松赞干布、赤松德赞)等等。这些壁画往往用几十以至几百幅连环画面,表现人物的生平事迹。如布达拉宫红宫第五层司西平措大殿的西壁上,全部是五世达赖一生的活动。壁画面达几百平方米。有一组唐卡,以一百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京州、应召进京、返藏、二次入京、皇帝册封、圆寂等整个生平。古格王朝遗址白庙中绘有吐蕃王朝世系图,概括了王朝的发展过程。
《格萨尔王传》局部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83838651485_2.jpg[/img]

格萨尔王1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295276921581_3.jpg[/img]

格萨尔王2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314726595870_4.jpg[/img]

格萨尔王3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333940276989_5.jpg[/img]



格萨尔王4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362819369306_1.jpg[/img]

格萨尔王5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372894585477_2.jpg[/img]

肖像画:有松赞干布、赤松德赞、赤热巴巾等藏王像,有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尺尊公主等后妃像;有达赖、班禅等高僧活佛像等。
五世达赖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2/new_lion_20061223383251811272_3.jpg[/img]


故事画:以猴子变人最为著名。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小经堂的“猕猴变人”壁画和大昭寺主殿内门楣上的木雕,都是有名的作品。雕刻非常动人,称得上是难得的珍品了。
护密天母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157821677402_1.jpg[/img]

风俗画:壁画中还有许多画面,表现了藏族社会生活和各个方面,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和体育竞技活动,大昭寺主殿西壁南侧一组庆贺图有歌舞、乐器演奏、竞技表演,场面非常热烈。布达拉宫壁画中有赛马、射箭、摔跤、抱石等各种民间体育活动。桑耶寺主殿回廊中有一组民间杂技如马技、倒立、攀索、气功表演等,人物神态动势栩栩如生。
桑耶寺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158262965549_2.jpg[/img]



建筑画:西藏古代建筑壁画中,都有许多魏伟壮观的建筑形象画,如大昭寺、布达拉宫、桑耶寺、扎什伦布寺、萨迦寺、山西五台山等等。桑耶寺全景图和落成图,画工精心描绘了五十余座殿宇、佛塔和众多的人物形象。布达拉宫兴建图是一组上百幅画面的组画,生动地再现了公元十七世纪修建布达拉宫的情景:石匠们在忙碌地开山凿石;拉萨河上牛皮船运送着石料;成千上万的劳动者攀行在布达拉山坡上;数不清的石匠、木工在砌筑墙体、搭置梁架……正是这些藏族人民,以他们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的品格,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这组壁画是一份难得的关于藏族建筑营建的形象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大昭寺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1045778101_1.jpg[/img]

温乡石头宫殿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14470479532_2.jpg[/img]

十二镇魔寺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4128908958_3.jpg[/img]



历史画:这类壁画,以史实为依据,着重表现历史上重大的政治事件和活动。其中以讴歌藏汉民族血肉相连友谊的作品,尤有特色,引人注目。“文成公主进藏”故事,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都绘在醒目的位置。画面通过“使唐求婚”、“五难婚使”、“公主进藏”等形象,生动描绘了贞观十五年唐蕃联姻的历史事件。大昭寺、布达拉宫中的“欢庆图”,再现了文成公主驾抵“逻娑”时,吐蕃人民以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的欢迎场面。布达拉宫白宫东大殿内“照镜子”壁,描绘的是公元710年金城公主下嫁吐蕃的历史。罗布林卡达旦米久颇章内一幅“宴前认舅”,画的是金城公主的故事。公主与藏王赤德祖赞联姻,生下王子,被藏王另一王妃抢走,公主十分悲伤。当王子周岁时,藏王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公主和大唐使者、王妃和重臣贵戚应邀参加,分列两旁就座。藏王将斟满酒的金杯递给王子,说将酒献给你舅舅。王妃及其贵戚,拿出各种珍玩衣物,呼唤王子,而王子却将酒送到唐朝使者手中,扑入其怀说:我是汉人的外甥。母子重聚,情景动人。布达拉宫红司西平措大殿中,一幅“五世达赖朝见顺治图”,记述的是公元1652年五世达赖“赴京”、“觐见”、“游乐”等各项活动和欢迎盛况。 这些壁画,生动地颂歌了藏汉民族间团结友好的历史。
西藏十一位名医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53253683195_1.jpg[/img]

西藏壁画与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种种,首先按照造像量度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头、胸、腰等各个部位的比例均有严格的要求。然后着色,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最后线描,线条勾勒,一种线粗细一致、刚柔相济,另一种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随画面的区别而运用,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均能达到传神动人的效果。 西藏壁画与唐卡,经过画师千百年不断创造,在本民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吸取了汉地及邻邦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绘画技艺,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民族的特色。并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不同流派,其中以“门当”、“青孜”两大派最为著名。门当派画风严谨端庄,大昭寺、布达拉宫一些壁画就是他们的作品。青孜派风格奔放活泼,夏鲁寺、白居寺、托林寺中的壁画则是这一派绘画成就的代表。
日月星辰运行图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6341846193_2.jpg[/img]

漫谈唐卡艺术
  藏族绘画史可追溯到吐蕃王朝早期。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卡若文化遗址中,陶器上用黑彩绘成的三角折线和三角图案等简单的纹饰中,可窥见藏族绘画艺术的萌芽状态。建于公元前100多年前距今有二千年历史的藏族第一座宫殿-雍布拉康的墙壁上就绘有壁画。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朝崛起,在这前后,吐蕃王朝相继修筑了布达拉宫等建筑规模空前的宫殿。有不少绘画艺人参加了这些宫室的壁画绘制工作,大大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大昭寺志》有松赞干布法王用自己的鼻血绘了一幅白娜姆女神像的记载。表明此时由于佛教的传入,绘画艺术也有了大的发展。于是,作画相对随意、不受建筑限制、便于悬挂、易于收藏的新的绘画形式--唐卡也就应运而生了。在绚丽多姿的藏文化艺术中,唐卡可当之无愧地称作是一株奇丽的瑰葩。它是用纸、布、羊皮或丝绸作底,经刺绣、版印或绘制,用彩缎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它最常见的尺幅是条幅形,底边留有很大空白,尺寸一般是0.75×0.50m。此处,还可看到横幅形唐卡,这种唐卡的尺寸大约为1.10×3.5m。
天体日月星辰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64766547624_3.jpg[/img]



唐卡作为藏族绘画形式之一,其内容有表现宗教主题的。画面描绘的可能是一些喇嘛、神灵的画像,或佛陀的本生故事、寺院的建筑场面等。此外,还有一些非宗教主题的绘画。如表现一代英王松赞干布生平业绩的历史题材,描绘史诗英雄格萨尔的民间文学题材。还有一些有祝福象征意义的世俗画,比较著名的有八吉祥徽、八吉祥物、七种王室珍宝、七宝物、不和之战图、和睦四兄弟、由鼻牵象图、六长寿图和表现预防瘟疫,招致吉祥的蒙人导虎图。体现平等、友善、互助思想的和睦四兄弟图总是吸引着大批参观者驻足欣赏:夏日的菩提树结出了甘美的果子,树下玩耍的生灵由于树太高,谁也够不着。于是大象让灵巧的猴子爬到自己的脊背,猴子让体轻的白兔站在自己肩上,白兔又托起了小鸟,终于小鸟用尖尖的嘴巴摘到一颗又一颗的果儿,树下的每一位都吃到了香甜的果儿……
药师佛及药师城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1539406484_4.jpg[/img]

多少年来,唐卡这种艺术品被人们视为珍宝。但是,很少留下作者的名字,这或许与为寺院做事积功德的思想有关吧。不过,一些著名画师的名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称颂。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圆寂后,在扎什伦布寺新建了一座用来供奉其遗体的名为东供殿的神殿,东供殿和一世班禅灵塔上的壁画都是后藏艺术家、新勉画派的创始人却央嘉措的作品。1715年,第一世嘉木样大师从前藏邀请精通绘塑的次培画师,绘塑了拉卜楞寺大经堂及其它殿堂的壁画、塑像。并在热贡(今青海同仁县)普及免唐画风,使热贡逐渐成为今天藏传佛教的艺术之乡。过去,寺院是藏族文化的荟萃之地,许多高僧不仅是佛学造诣很深的大师,也是出类拔萃的绘画高手。公元十一世纪进藏传法的阿底峡曾画过两幅珍贵的唐卡,一幅头稍微倾斜的自画像作为镇寺之宝保存在热振寺,还有一幅大威德金刚像存放在聂塘寺。据说,著名宗教改革家,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也精通绘画。青海民和县喀德喀(藏语意为乌鸦嘴)寺珍藏的宗喀巴自画像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亲情故事呢:大师在卫藏学习期间,他远在青海的母亲曾寄白发一束,要他回家看望母亲,大师双手捧着母亲的白发,感慨万端。为安慰母亲和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他用自己的鲜血掺和其它颜色,绘制了一幅自画像唐卡,托人捎给母亲。
宗喀巴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103784981926_1.jpg[/img]

唐卡根据所用材料和制作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丝绢为原料的“果唐”(果唐意为:丝绸唐卡)。果唐有用丝绸经手工刺绣而成的刺绣唐卡;把各种丝绢裁成各种形状的布块,然后再把这些布块缝接起来拼成画面,这种唐卡叫做织锦唐卡;手织唐卡是用丝线经手工编织而成的唐卡;还有一种贴花唐卡,它与织锦唐卡相似,不同点在于它不是缝接布块而是把切成的各色布块用胶粘在画布上组成画面;果唐还有一种是版印唐卡。它是用墨或朱砂作颜料用套版直接印在丝绸上,套版主要用木版,偶尔也用铜版或铁版。果唐中尺幅最大的一种叫做果固。它不能随便挂出来,以拉卜楞寺为例,每年举办正月大法会时,挂在专门为挂“果固”而修建的晒佛台上。布达拉宫有一幅55.80×46.81m的巨幅唐卡,画面描绘的是无量光佛,是五世达赖圆寂后,由摄政桑结嘉措主持制作的。果唐视之若雕镂之像,风貌典雅,富有立体感。同时,又具备丝织品细腻动人的特点。这种唐卡花纹精致,色彩绚丽,质地精密而厚实;有的用珠宝镶钳于五彩缤纷的花纹中,显得华丽精美。在西藏山南地区泽当县昌珠寺,笔者曾亲眼目睹了名为《观音菩萨憩息图》的珍珠唐卡。这幅唐卡画面泛红,观音菩萨体态纤细、优美,其安逸的神态表现出一种顿挫有序的韵律。这副长2m,宽1.2m的珍贵唐卡于元末明初制成,画风工整细致。据介绍用了珍珠26两多(计29026颗)、镶钳钻石1颗、红宝石2颗、蓝宝石1颗、紫鸦鸟宝石0.55两、松石0.91两(185颗)、珊瑚4.1两(1997颗),还用了15.5克黄金。
观音菩萨憩息图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12553822817_2.jpg[/img]

另一种是用颜料绘或印刷的叫做“智唐”(“智”藏语音译,意为绘制。智唐藏语意为绘画唐卡)的唐卡。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都是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颜料,再按一定的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和牛胆汁。这种配方使绘就的唐卡即使过了数百年也鲜艳依旧。据敦煌研究院的同志介绍,敦煌壁画至今色泽鲜艳,除了洞口长年封闭外,与所用颜色均来自青藏高原有关。依据画背景时所用颜料色彩的不同,智唐可分为以下几种:用多种颜料画背景的彩唐;用金色颜料画成背景的金唐;用朱红色颜料画成背景的朱红唐卡;只用黑色画成背景的黑唐;还有一种叫版印智唐,它的制作方法与果唐中的版印果唐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果唐印在丝绢做的画布上,智唐则印在用棉布做的画布上。智唐有大有小,最小的有0.10×0.05m,甚至更小,大的不限,如有一种按寺院墙壁大小绘制的名为“坚唐”的唐卡,可大可小,是随墙壁的大小而定。据青海卫视介绍,在高级工艺美术师宗哲拉杰等的策划指导下,大型唐卡《中国藏族文化艺术彩绘大观》由青海、甘肃、西藏、四川、云南等五省区300多藏、土、汉、蒙古族艺术家集体创作,目前已进入尾声。这幅画宽2.30米,长600多米。颜料用传统配方,由金、银、珊瑚、珍珠、玛瑙、宝石等多种矿物材料和藏红花、茜草、大黄等植物材料加工配制而成。这幅画以藏族历史和藏传佛教各教派源流为主线,表现了藏族人民对宇宙和地球的形成,对人类的产生和变化,以及对未来的认识。从中可以了解到藏族历史、宗教、文化、民俗等百科知识的风貌。据有关人士推算,这幅长卷若由一个人绘制,至少需要500多年的时间。迄今为止,这幅唐卡恐怕是最大的唐卡了。
彩绘大观局部之松赞干布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lion_20061282135258762737_3.jpg[/img]



绘制唐卡前,首先根据画面的大小来选定尺寸适当的画布,沿画布四边缝在一个有四条和普通铅笔粗细差不多的树枝制成的画框上,然后用绳子张撑在名为“唐卓”大画架的上,按“之”字形把细木画框的四边同大画架的四边绑在一起。然后,先在画布上涂一层胶水。再用一种动物胶与与滑石粉调和成的糊状物均匀地涂在画布上,待画布干了之后,把画布放在桌子等平坦的地方,用贝壳、圆石等光滑的东西磨擦画布,一直到看不见画布的布纹为止。这才开始用碳条起纹,绘制图像的轮廓,最后根据画面上的水泊、高山等景物的不同,涂上相应的颜色。绘佛像时,先画莲花座,再画布饰,最后画佛身。画佛身要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要求,严格掌握佛身各部位的比例。不论画景物还是画背景,都应先画浅色后画深色。唐卡至此还不算完工,还有一道类似汉族绘画的装裱工序。画成后,四周镶以各色锦缎,上下两端贯以木轴,有了这两个木轴,唐卡卷起来就方便多了,这也是把唐卡叫做卷轴画的原因。
六道轮回图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05652711222_1.jpg[/img]

由于佛教的传入,藏族文化吸收了不少其它民族的文化成分,与本土文化相交融,形成具有现代意义上的独具特色的藏文化,这一点在唐卡艺术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被誉为藏传佛教艺术之乡的青海热贡艺人的作品《南海观音菩萨》,构图饱满、场面宏大,是集印度、中原、克什米尔、尼泊尔以及藏族艺术风格于一体的代表作。画面上,重重叠升的庭台楼阁是印度绘画中常用的饰景。佛像座底的树木、以及群山下的苍海是克什米尔风格的饰景。佛像周围的云彩、用宝石装饰的树木是尼泊尔绘画的饰物。画面上男耕女织等一些诙谐场面是中原汉族绘画中常见的饰景。天空下远远的群山则是藏族绘画中常见的。这幅唐卡人物造型千姿百态、表情微妙传神,线条细腻流畅、组织有序、层次分明。对宏大场面中的人物、楼阁船只、花草树木的色彩运用强而不乱,色彩关系准确明了,集细腻与宏大于一体,犹如一首气势雄常的交响乐。
观世音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14938933235_2.jpg[/img]




[url=http://www.mflady.com/bbs/misc.php?action=viewratings&tid=2316882&pid=2999120]

唐卡鉴赏----传记卷
萨迦派五祖1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35822338279_1.jpg[/img]

萨迦派五祖-2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44022614885_2.jpg[/img]




现将藏传佛教主题的唐卡进行以下归类,并对画中描绘的对象加以解释
上师部
佛部
佛母部
菩萨部
金刚部
财神部
护法部
坛城部
马头明王珍珠堆绣唐卡
?据专家介绍,该唐卡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作于清代。内容为藏传佛教格鲁派重要的护法神“带翅的马头明王”,画面采用藏族传统的堆绣工艺,用五彩锦缎拼接缝制,臂纹缨络以1300余粒小珍珠串连精制而成,堪称唐卡艺术珍品。叶星生从民间重金收藏之后现无偿捐赠拉萨色拉寺。
??叶星生系西藏收藏家协会会长、西藏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在西藏近四十年中,他以极大精力、巨大代价收藏、研究藏文化民间艺术,成就斐然,受到国内与世界文化界高度评价。1999年,他将自己的2300件藏品捐赠西藏人民,其中一级文物22件,二、三级文物143件,不乏“历代罕见的珍品、孤品、绝品,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估量的西藏文化瑰宝”(西藏文物局鉴定报告)。同年3月,在北京西藏文化展上,叶星生受到、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与勉励。
马头明王珍珠堆绣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74649484967_1.jpg[/img]

上师部:
莲花生大士
  藏族又称咕噜仁波切印度金刚乘成就者,在八世纪末时,应藏王之请到西藏大开佛教密法宝藏,在桑耶创建了第一所密宗寺院,是佛教信仰的伟大人物,又被尊称为莲花生大士。密乘经典记载莲师集阿弥陀佛之身,观音菩萨之口,与释迦牟尼佛之意于一身。他是藏密所有宗派的根本上师,修一切密法均须皈依修息莲师法,方得圆满成就。修莲花金刚法,可摧伏天龙、鬼神、罗剎、邪魔,除贪、瞋、痴三毒障等,速得成就佛地,利益一切众生,圆满佛法事业。
莲花生大士 1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29564539047_2.jpg[/img]

莲花生大士 -2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05561098887_3.jpg[/img]

莲花生大士 -3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23532349625_4.jpg[/img]

莲花生大士 -4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3197045879_5.jpg[/img]

莲花生大士 -5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34472244111_6.jpg[/img]



黄教皈依境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62982618523_1.jpg[/img]

宗喀巴大师(堆绣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lion_2006128237134907334_2.gif[/img]

宗喀巴大师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375083055510_3.jpg[/img]

宗喀巴大师师徒三尊(堆绣唐卡)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lion_20061282384641819469_4.gif[/img]



佛部:
三宝佛
三宝佛为释迦、弥陀、药师三佛,乃大乘显教最注重之三佛。
三宝佛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43263458146_1.jpg[/img]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梵语音译"阿弥陀佛",汉译有十三个名号, "无量光、无边光、无碍光、无对光、欢喜光、不断光、难思光、无称光、超日月光、无等光、智慧光、焰王光、清净光",为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亦为莲花部之主尊。大日如来五智中妙观察智之所现也。胎藏界在中台八叶中、西方之叶上、当大日之前面。以唵字为种子、中图之五转、主涅盘之德、东图之证菩提之德、以莲华为三昧耶形、密号曰清净金刚、译名谓之无量寿佛。
阿弥陀佛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451714127690_2.jpg[/img]

三十五佛
  密乘行者在修持密法之前,为灭罪消灾与积聚福慧资粮,以磕头大礼拜法作为加行法门之一,并据此健身除病最简易速效之法。
大礼拜之供境以三十五佛为最胜,盖每一佛皆有宏誓愿,可消无量劫来身语意三身所造之一切罪业。
  
三十五佛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475696468786_3.jpg[/img]

三十五佛-2
三十五佛出于:┌离慧垢菩萨所问礼佛法经┘,与菩萨忏悔仪等所载。经世尊亲口宣说,实为菩萨道行者最佳福田,以普贤行愿,或七支行愿做礼赞、献供、忏悔、随喜、发愿、回向等配合大礼拜,能速得解脱诸苦,早积资粮,圆成佛道。
三十五佛-2
[img]http://bbs.megajoy.com/SiteUpfile/up_file/2006/1/28/new_lion_20061282483377449981_4.jpg[/img]


[mp=1]http://newyork.chineseconsulate.org/eng/zt/xzwt/P020031021584664065242.mp3[/mp]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1 条评分
leoross 金钱 +10 2007-02-03 -
级别: 荣誉会员
发帖
1510
金钱
1924
威望
96
贡献值
14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7-02-03
Re:艺术的瑰宝——揭开“唐卡”的神秘面纱
中国有很多艺术瑰宝流失海外,一些国粹的制作工艺已经失传,真实让人心痛。
级别: 风云使者
发帖
9604
金钱
2675
威望
13
贡献值
1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7-02-03
Re:艺术的瑰宝——揭开“唐卡”的神秘面纱
加分,强烈要求加分!!!知识啊!!!!
http://www.520pub.com/attachment/12_79797_26db61e130918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