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6阅读
  • 0回复

又见惊鸿

楼层直达
级别: 侠客
发帖
296
金钱
0
威望
0
贡献值
0
又见惊鸿

 小时侯,我在街上行走,常常遇到一个个美丽的女孩子从眼前走过,她们的眼睛洋溢着青春的幸福,身上散发出无比青春的活力。
  但是,我对这些都没有兴趣。我是个开化很晚的人,谈第一个对象是25岁,3年后,我失恋了,我们很多同学的孩子都会打酱油了。
  我的失恋是因为她在我们城市的海那边,而我在我们城市的海这边。因为四处奔波,根本无暇见面。我们每周的周末可能会在公园什么的约会一次,三年的光阴就这样糊里糊涂的过去了。
  10多年过去了,直到现在,熟悉她的人告诉我,她也没有结婚,大概3年多前,有一次我去北京办事返家,我们当地政府驻北京办事处主任因为认识我,就派车送我去机场,拉开奥迪车的后门,刹那间我便楞住了,我见到她和一个女孩子坐在车上的后排。
  而她似乎是悠然的坐在那里,明亮的眼睛自然而冷漠地看了我一眼,而不象我那么诧异。
  司机说,这是我们邻居,她们是亲姊妹,来北京办事,顺路跟我的车去机场。我说,好啊,一起走。我关上后门,坐在前座,我似乎有些心猿意马,想说什么,又不知该说什么。一路上,我们沉默无语,司机唠唠叨叨地和他们姊妹说话,意思是去加拿大的留学签证很好办。这次没有签上证主要是什么什么原因。而她妹妹则说,没有什么,下个月她再来加拿大使馆办。
  她和她妹妹低头接耳,我从车内的后视镜看到,她们几乎是对我指指画画,不时传出她们的笑声。
  大约沉闷了一个小时,车子到达北京机场。我感谢了一下司机,然后提着行李向前走。
  她的行李也很轻,我下车时,她已经在机场门口等候我了。我知道要送你,所以就要求搭车一起走。可你还是那个样。她几乎是幽幽地说。
  哪样?我问。她说,你还是那样孤傲,冷漠,其实你内心可能是一团火。
  我说,是吗?我没有感觉我孤傲冷漠,我的内心也没有火。
  我们就这样进了机场。我殷勤的帮她办了登机手续,她告诉我,她的妹妹是个画家,要去加拿大留学,而她这次是抽时间陪她妹妹来办理一些手续。我说,让你妹妹送我幅画。她说,你要这个干什么,我知道你不喜欢这些的。
  我确实不喜欢收藏那些五彩斑斓的画,我觉得这些东西除了观赏之外,没有什么价值。好的东西看看就可以了,窃为己有,则是对人生的自私。
  年轻时,我喜欢解构画,我觉得,能对绘画做出解析和评判是件很高雅的事,到了30岁左右,我就觉得这些解析和评价除了可以吹捧那些绘画者外,除了自得其乐外,没有任何价值。
  她还是那样美丽动人,皮肤白皙,脸上几乎看不到任何皱纹。她说话时的表情高贵,手势动作依旧保持着高雅。和我这样的粗人相比,她简直就是天仙一样的人物。如果我没有记错,她那时已经32岁了。但是,她的眼睛还是那样闪现出惊鸿般的美丽,以至于机场来来往往的男人过电后,都以羡慕的眼睛看着我,好象我把她的惊鸿一样的眼睛窃为私有一样。
  我们的相逢根本没有去谈往昔,我甚至没有问她现在做什么,怎么生存。她这样的高贵人物不必问,一定生存得很滋润,身边的追求者成群。
  我似乎已经上了年龄,再激动人心的相逢,对我来说也难以在脸上引发冲动和激情。男人其实是一种包装很严密的动物,冷漠几乎就是男人自尊的外表。因此,我几乎没有和妻子大声吵架过,甚至也没有发生过纠纷,这当然不是不屑,而是无奈。
  我见到真正惊鸿一瞥的还是在少年,我周围的一些大孩子,都在忙着谈恋爱。而正上初一的我,因为远远没有得到爱情的启蒙和开发,则喜欢游荡和看电影。当时正火爆上演《兵临城下》,一部抗日电影。我现在觉得,如果一个男孩子不喜欢军事电影,那么,这个人将成为不可理喻之人,无论这个孩子长大以后,会做出什么非凡的成就,都不能掩盖他的懦弱和女性化的心态。
  那时,电影票很难买,因为市场太大,票价又太便宜,学生票只要7分,大人票1毛。所以,我们城市市区20多个电影院也不能满足需要,这些电影院一般可容纳1000多观众,最大的一个兼剧院的影院,可以容纳2000多人。而我们的城市市区却有150万人,因此,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当时的电影票都是对着单位和学校发放,对外卖得票很少。一部片子,很多影院串着放。大影院串片子的骑着摩托车,小影院串片子的骑着轻骑,都是威风凛凛。
  现在。我们城市人口有250万人口,电影院只有5家了,最大的影院大概可以容纳500人,10多年前,看一场电影的票价最低是50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打听过电影的事情。因为电影已经成为高贵者的私有享受了。
  市场化以后,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和观众大幅度减少,效益却显著提高,票房收入也大幅度提高,市场已经不再供不应求了,你只要有票子,就可以看电影,没有票子的,就被市场准入制排斥在外面。我想,不必说一场电影要1毛,就是1元钱,10元钱,我们的电影市场又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记得,那是一个秋天的下午,天空阴霾,瘦弱又矮小的我,和2个野孩子站在工人文化宫门口等退票。门口人群熙嚷,一个白皙而嫩嫩的小手碰了我一下,然后,一个尖尖的声音悄悄地问:要票吗?我说要。这是一个比我大不了2岁的女孩儿,她的衣着干净而鲜艳,皮肤闪现着只有少女才特有的光彩。她拿出几张票,我给她3毛钱,她也没有数钱,就很自信的装进了口袋,我连连说,谢谢。她的眼睛笑眯眯的看着我,说,不客气。不知道为什么,她的眼睛几乎是伤害了我,我几乎是从没有看到那么清澈、那么动人而纯洁的眼睛,以至我过了很多年,还不能忘记她的容颜,她美丽的眼睛。
  现在我想,这其实是受惠于人之后的懵懂感觉,你站在一个地方,等待退票,其实就是要等待别人的无偿帮助,结果最后真的等到了,这是一种几乎无私的帮助。我觉得,那时的人真是不开化,按照市场经济原理,这个女孩儿完全可以把她的票倒卖掉,为了看这个电影,我们这群野孩子每个人可以出1元钱。她也可以发一笔小财,而立刻步入小康社会。但是,那时没有人做倒卖的事,在当时的中国,人们对这样的事是引以为耻的。
  还在西方早期,市场经济就是一群污七八糟被人类称为王八蛋的杂碎,为了自己的私利和为了疯狂盘剥劳动人民的利益,而胡思乱想的产物。西方这些人已经进入了人类历史的垃圾堆,而没有人再提起他们。在任何国家,市场经济其实就是官员经济,而不考虑大众的利益。就如我们现在出台了很多限制政府官员待遇的法律法规一样,例如对各种官员的住房进行了限制,例如,处级干部的住房标准是120M。尽管这些限制其实是零,但是,还是要装模作样的公事于众。因为有权的官员很容易就会突破这些限制,何况那些违法的官员可以拥有800M2的住房,甚至很多小蜜也被安排跑步进入小康。但是,为什么对普通的人民没有制定一个标准,例如,限制他们的住房不要低于10M2?他们的人均收入,不要低于600元?
  在大一点的城市,很多普通百姓的人均住房实际上达不到6M2。一次,农村的一个亲戚来到我们家,因为家里没有人,就被那个文化局局长爱人接到自己家里坐着等候。当时正是吃午饭的时候,局长漂亮美丽的女儿在炎热的夏天拉着风箱烧火做饭,我的亲戚就木呐呐的在人家吃起饭。然后,泡在人家里一下午,还不知道谢谢人家。晚上,见了我父亲,就说,你们城市的房子都是鸽子窝啊。我父亲说,你知道你中午在谁家吃饭的吗?是文化局长,比你们县委书记还大2级。我亲戚当即张嘴结舌。问,他和你这个泥瓦工住一起?在他这样的小农民眼里,县委书记就是很大的官了,没有想到,比县委书记还大的官就住在连他这个农民也不如的房子里,而且还请他吃饭,他连谢谢也不需要。
  其实,商品社会的供给渠道发生变化以后,就会产生高贵,有了高贵,就会产生腐败,今天,我们可以靠变卖老一代留下的资产、土地过日子,明天我们可以变卖滩涂过日子,后天,我们又能变卖什么?
  我庆幸自己目睹了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是那样和谐自然。今天,我听说,又要建设和谐社会,我不知这个新和谐社会是不是可以又见惊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