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15阅读
  • 0回复

寒头暖足老少皆宜 转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5467
金钱
4023
威望
34
贡献值
4

科学研究发现,让头部温度低一些可尽快进入梦乡。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脉法》云:“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补不足也。”“寒头暖足,补虚泻实”是中医临床诊治要则。

我国早期医学经典《内经》说,从人体十二经脉和三百六十五络脉的循行走向表明,精神气血,特别是阳气均上走于头面,故头面阳气最充足,功能最多,也最能耐寒。唐代名医孙思邈指出:“人头边勿安火炉,日久引火气,头重目赤。”中医诊治都遵循头部宜寒不宜热的原则,温针、艾灸只用于肢体和关节,头面部为禁忌。现实生活中根据“寒头”原则,冬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既可增强抗寒能力,又能有效预防感冒。不少人一年四季始终用冷水洗脸,有人甚至先深吸气后将头面部浸入水中,如此反复多次,持之以恒,常年无感冒。保持头部寒凉还有助于安眠。科学研究发现,让头部温度低一些可尽快进入梦乡。

与“头为诸阳之会”相反,足部则为阴气重地。《内经》说:“阴并于下,则足寒。”民间亦有“寒气从脚上起”之说。《备急千金要方》说:“每年农历八月一日后,即微火暖足。”下肢最受寒邪入侵,应注意足的保暖。“若要身体安,三里常不干”,经常针灸或按摩足三里和涌泉穴有良好的保健作用,让热气温遍全身,以驱寒防病。

“寒头暖足”的中医论断已历时2100年,不论在理论或实践中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更有不少国内外健康长寿者的亲身体验。如时下盛行的足浴按摩等,显现出祖国传统医学的深厚底蕴。朱明德(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副校长、仁济医院院长)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