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88阅读
  • 2回复

一个狂人:相信我,我能打败微软!

楼层直达
级别: 精灵王
发帖
3346
金钱
47017
威望
12
贡献值
11
为什么你的电脑越来越慢,这是软件业“进步”的结果么?为什么你要不断升级你的电脑,才可以跟上软件业的“进步”呢?为什么你还能忍受这种“进步”?当你电脑的操作系统可以根据你的要求编写程序,当它没有办法满足你要求的时候,可以从网络上向其他电脑学习解决方案,该操作系统可以使你的电脑百毒不侵。而这时电脑的配置只要奔腾233cpu、64M内存就可以了。你还会再使用微软臃肿、充满间谍程序、百病缠身的操作系统么?
“每个孩子一台笔记本”慈善计划发起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对软件业提出了批评,称尽管处理器速度每年都在大力提高,但软件越来越臃肿,系统运行速度也越来越慢。他还表示,这已成为全球软件业的通病,Linux亦不例外。尼葛洛庞帝还表示,自己多年来一直开玩笑说,每当英特尔推出处理速度更快的芯片时,最新发布的Windows就会占用大部分处理能力。他说:“多年前我经常开玩笑说,每次安迪·格鲁夫推出速度更快的处理器后,比尔·盖茨需要使用的处理能力就会更多。”
微软的新操作系统迟迟上市不了是因为电脑硬件没有达到它的要求。
为什么软件业会遇到这种困境呢?最根本的原因是,目前的软件设计理论发展的滞后。面向对象的软件设计理论的出现,虽然使软件业得到迅速发展,但是这也造成了软件越来越臃肿。在你的电脑上数以万计的文件中,真正有多少文件是你需要的呢?现在的操作系统不能帮你对电脑上的文件进行有效地控制,不能淘汰垃圾文件,更不能利用每个文件的特点给它们安排合适的工作。现在的操作系统是低档的操作系统,它已经严重阻碍了软件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新型操作系统来替代这种低档的操作系统。
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个描述电脑中资源和程序的语义系统,也就是建立一个电脑语言模型。使电脑能够了解自己手中的资源和程序,使电脑利用自己的语言去合理地利用这些资源和程序。
建立电脑语言模型有两个准备工作要做。首先,要改变现有的文件描述方式,文件应该有自己的类别,各个类别的文件有自己的属性,用户可以在这些类的基础上建立子类,子类可以有自己的属性,单个电脑中不能出现两个属性完全相同的文件。通过这种描述形式,利用属性值了解文件的大概情况,可以对程序所要执行的对象进行定位,也就是给每个文件一个身份证号,以及它的“类别”、“职业”、“家庭住址”等。其次,要对程序的功能进行描述,建立功能单一的构件,构件的执行对象可以是外设上的文件,也可以是内存中的临时对象,这些对象都属于一定的类别。构件的定义域就是指它操作的对象的类别,构件的复用程度决定于构件的定义域。通过这种描述,就可以让电脑知道手中的工具能干什么,合理的给它们分配工作。构件没有参数个数的限制,它从固定的外设或者数据库中获得数据,运行结束后会将结果放在规定的数据库或者外设上。构件所需要的参数数量由获取数据的途径和数据库中记录数量决定。
电脑语言包括两个部分:执行的动作、动作对象的定位信息(该对象的类别和相关属性值)。当人们通过外设将需求交给电脑的时候,电脑就根据当前的环境(当前界面)将需求翻译成相应的电脑语言,找到可以实现该功能的构件,并按照属性值对动作对象进行定位。构件是否执行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决定,一个是给构件提供数据的数据库或者外设是否准备就绪,另一个是环境是否容许(例如磁盘容量、网络情况等)。当构件所需的数据没有准备完毕,它可以提出需求,要求其他构件的支持,也就是调用其他构件。
由于构件的参数和结果大部分是放在相关数据库中,构件之间的协调是利用数据库系统来实现的,通过数据库系统的连接,构件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组合,完成复杂任务。因此操作系统的数据库系统是这个系统的关键,这个数据库系统决定了操作系统应该有哪些构件,以及构件组合起来的程序执行效果。在数据库的建设上,可以借鉴人理解自然语言的知识库,尽量做到数据库的结构简单,数据库之间的联系复杂,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构件规模小,适应力强,才可以利用构件的组合完成复杂的操作。合理的数据库系统,可以使构件之间实现无缝连接,也就是构件之间的连接不用增加新的代码,只用数据库就可以连接起来,从而满足用户的需求。只有实现构件无缝连接,才可以实现计算机根据用户需要的随机编程,才可以根据需要从网上下载合适功能的构件,与自己的构件进行拼接。合理的数据库系统,应该预留了智能接口,当自然语言可以被理解时,用户就可以用语言控制计算机。当计算机拥有一个合理知识库结构和相应的学习功能,就可以自学知识,完成复杂编程。无人驾驶飞机等自动控制装备,才有能力自行设计程序应对突发事件。
新的操作系统应该封装了基本的应用程序构件,例如图像处理、影音播放、文字处理、数据库建立和管理、网络交流等构件。程序员只要制作提交数据的构件就可以了,程序员利用私有数据库系统、私有构件、私有类别资源,根据私有语义系统和公共语义系统将相关数据交给规定的公共数据库,并激活公共构件,就可以完成规定的任务。这大大降低了程序员的工作量,也可以降低应用程序的规模。同时也提高了操作系统对系统底层的控制力,提高计算机的安全性。
总之,新的操作系统的设计,不是对低能的windows进行修修补补,使它漏洞更少,而是要建立一个使电脑了解自己的智能操作系统。
这几年,我潜心研究人脑的知识库结构,建立了一套模拟知识库系统。我希望将该系统应用到智能操作系统的的设计中去。相信我能力的朋友请支持我,相信我能力的中国风险投资家请和我联系,我会让你击败比尔·盖茨的。不相信我能力的朋友,请支持我的理论和挑战权威的勇气,中国人需要挑战过时权威的勇气,学术界需要一些异类,只有这样中国才可以成为真正的创新型国家。
要了解我建立知识库的理念和大概结构的朋友,请到我的博客看看,希望多提意见。
我的博客:19990909.blog.sohu.com
我的邮箱:wz19990909@sohu.com
      wz19990909@163.com
我没有名声,没有资金,但是我有另类的思维方式,我有突破传统的勇气,更有否定自己的勇气。我相信我会成功!!!

ZT,希望大家支持他!
级别: 论坛版主
发帖
2750
金钱
23055
威望
189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9-04
Re:一个狂人:相信我,我能打败微软!
实现这个基本上有点不可能,当今天下,有谁还可以在操作系统上剩过微软,现在的编程语言基本上也是微软提供的像VC,VC,VJ,等,再加上一个操作系统要对计算机底层非常熟悉,要CPU,主版,显卡、声卡、网卡、键盘、鼠标、等等厂商的支持、才能完成一个操作系统.在加上重新开发一套系统要人力资金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用C语言写程序、其中还要插入非常都的汇编程序,知道DOS下编程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代码,可以说有几千多万行,大家就可以想象了.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5467
金钱
4023
威望
34
贡献值
4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9-04
Re:一个狂人:相信我,我能打败微软!
好长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