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55阅读
  • 2回复

一代功夫巨星 " 李小龍 " 的傳奇人生

楼层直达
级别: 风云使者
发帖
4878
金钱
888
威望
23
贡献值
3
李小龍原籍廣東順德,1940年11月27日出生于美國三藩市,屬龍,乳名細鳳,英文名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據說是“振興三藩”之意),族名源鑫,在五個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二。
說在李小龍尚在繈褓里的時候,好萊塢電影《金門女》需要一名華人嬰兒出鏡,抱去了李小龍。如果此事屬實,應該算是這位電影巨星的處女作吧。

 
他的父親名叫李海泉。……大家可能會問:為什么李海泉要把兒子打扮成這幅模樣呢?
 
因為這是李海泉本人的經典扮相。李海泉是一位在廣東地區很著名的喜劇演員,粵劇四大名丑之一,經常帶著全家到世界各地巡回演出,這也是李小龍降生在美國的原因。
 
李小龍的媽媽何金棠有一半德國血統,容顏俊秀
 
李小龍三個月大的時候,全家返回香港居住。此后直到十八歲,李小龍一直生活在香港。這是李小龍五歲時的全家福。
 
年少的李小龍已經非常英俊,加之他的父親與演藝界的關系,他成了一位比較知名的童星。他出演的第一部香港電影是《富貴浮云》,當時六歲,在拉薩爾書院小學部讀書。
 
李小龍參加電影拍攝多安排在學校的假期,有時也要在課余參加拍攝。為了不耽誤他的學業,導演盡可能把他的戲安排在夜間進行。李小龍在電影事業上表現出極強的敬業精神,據家人回憶,若要拍電影,李小龍吃完晚飯就會上床休息,到了該去攝影棚的時候,母親一喚就醒,手腳利落地穿戴好行裝,精神抖擻地隨父親出門,拍戲從不遲到。但是作為學生的他,卻是個頑劣少年,上課不聽講,課下不讀書,經過多次退學轉校后,才勉強讀完初中。
 
當時的李小龍在電影中也總是扮演一些問題兒童或是問題少年,舉止隨意,玩世不恭,神情動作上已經頗具后期李小龍獨具特色的表演風格。
 
十八歲赴美之前,李小龍在香港參演22部粵語電影,曾用過的藝名還有“李龍”、“小李海泉”等。評論界已經稱其為演藝天才。
 
李小龍早期電影代表作之一。
 
早期的李小龍並未演過功夫電影,相反,倒是演了很多文藝片。這是在《雷雨》中扮演二少爺周衝。
 
十八歲,李小龍進入聖芳濟書院讀高中

這個時期的李小龍是個標准的時尚青年,一大愛好是交女朋友。
 
另一大愛好是摩托車。
 
還有一個愛好是跳舞。李小龍是1958年全港恰恰舞公開賽的冠軍,沒想到吧,其實我的舞蹈也不錯的,嘿嘿
 
當然,他最大的愛好還是武術。說起李小龍練武的緣由,並不因為他是天生的“絕世武學奇才”,恰恰因為他自幼身體孱弱,需要鍛煉調理,于是,身高僅有一米七三,近視高達一千度,兩條腿長度相差一寸的李小龍走上了武學之路。
 
他的啟蒙師傅是老爸李海泉,據說是一位太極拳高手,從李小龍七歲開始教其練習太極拳。
 
十三歲時,李小龍拜了第一位真正的師傅:詠春大師葉問。葉問對詠春的內涵頗有見地:“詠春強調的是柔和快,而不是力量……”在葉問的調教下,李小龍系統地學習了詠春拳,在家中設一座木樁,每天對著木樁勤練不輟。此外,他還練過洪拳、白鶴拳、譚腿、少林拳等拳種,還研究西洋拳的拳法,一邊參加西洋拳訓練班,一邊節省零用錢購買世界拳王路易士的拳擊賽紀錄片,從中學習拳王的步法、身法、拳法和訓練方法。
 
邵漢生是小龍的另一位師傅。他在采訪中說:“我和李小龍做了一個交易,我教他武術,他教我舞蹈。普通人要三到四個星期才能學會我的基本步法,李小龍只用了三個晚上就學得滾瓜爛熟。但是他后來並沒教我跳舞(笑)……”
 
十八歲讀高中的時候,李小龍的家人要他抓緊時間回美國,以便確認美國公民身份
 
當時的李小龍已經成長為一位健壯的青年,曾經奪得香港校際拳擊賽冠軍,賽場之外,也經常和同學甚至高年級同學打架。據黃沾他老人家回憶,作為李小龍的同學,他也挨過李小龍的拳頭,多年以后他在電視節目中自嘲說:“現在才知道輸是必然的,誰能打得過李小龍啊???”據測試,成年李小龍的拳勁高達他本人體重的兩倍多,這種力度在世界上少人能及,就算是在青年時代,一拳打出,想必也是勢不可擋。
 
事實上,因為李小龍打架記錄太多,隨時面臨警方檢控,這也是他的家人希望他盡快離開香港的另一個原因
 
1959年5月,李小龍來到美國定居,以教人跳舞謀生
 
9月,他遷到西雅圖,入讀愛迪生技術學校,白天上課,晚上在唐人街餐館當侍應換取食宿,開始半工半讀生涯。
 
這個時候的李小龍,突然變成了一位勤奮上進的好學生,雖然在課余時間繼續堅持練習功夫,但是不再打架。1961年,李小龍中學畢業,5月以優異成績考入華盛頓州立大學,主修哲學
 
李小龍熱愛哲學,善于思考,哲學思想滲透在他一生的事業和生活中,在他的許多言談中都有體現:
——清空你的杯子,方能再行注滿。
——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
——如果知識隨著傳統模式走,你就只能生存在傳統的陰影下,了解的只是老路子,你並不了解你自己。
——對某件事視作毫無價值,也是勇敢的表現;對某件事視為絕對成功或視為當然時,這同樣是勇敢的表現;但是如果對某件事束手無策的話,那么便是畏縮了。對敵亦是一樣,只要用信心去鼓舞自己,縱使失敗,精神上仍是勝利的。
——別人告訴我說一個天才可以創造自己的機會,事實上,一個人的深切期望不但可以創造自己的機會,甚至可以創造自己的天才。
——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加以運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
——我絕不會說我是天下第一,可是我也絕不會承認我是第二。
 
除了精修哲學之外,李小龍在美術方面也頗有天分,他的美術老師至今保留著他的作品。
 
李小龍也寫過很多詩。以下這首叫做《我是誰》,他贈給了好友李俊九(韓裔美籍武術家,“美國跆拳道之父”)。可惜找不到英文原文,不能盡窺原貌,從外語翻譯過來的詩畢竟是挺別扭的。
段一:
我是誰?
這是一個老問題。
每個人都會這樣問自己,
反反複複,在此時或彼刻。
盡管他向鏡中端詳,
可以認出自己的面龐。
盡管他知道自己的姓名,
自己的年齡與生平。
但他仍深深地渴望了解,
我是誰?
我是人群中的巨人,
俯視蒼生的豪杰,
還是封閉自感的庸碌之輩?
我是功成名就,信心實足的紳士,
一呼百應的天生領袖,
還是在陌生人前小心翼翼,
動輒心驚的弱者?
在強裝的笑顏后面,
是一顆瑟瑟發抖的心,
如同在漆黑森林里迷路的小小少年。
段二:
我們中很多人渴望成功,
但懼怕失敗。
盡管我們有能力,
將理想變成現實。
只有培養自然直覺的人,
才能建立自己的觀點,
卓有成效、令人欽敬,異彩紛呈。
堅信自己能夠實現目標,
信心終會獲得報償。
奮進,在這一過程中,
你會發現真實的自我,
如同透過鏡中反觀自己。

 
大學期間,李小龍始終堅持練功不輟,力求經過精益求精的潛修苦練,使功夫逐漸嫻熟乃至達到更高的境界。除了精通各種拳術外,他還擅長長棍、短棍和雙截棍等各種器械,並研習氣功和硬功。在這個過程中,他從實戰出發,以中國武術為基礎,吸收西洋拳、空手道、跆拳道、泰國拳等技擊術的優點和特長,總結多年的經驗自創了一種拳術,其中的“李三腳”、“寸拳”和“勾漏手”等都是他的絕招。 www.6park.com
 
1962年4月,二十一歲的李小龍在西雅圖唐人街開設“振藩國術館”,傳授中國功夫。起先問津者寥寥,后來他帶著几個學武的學生,不斷去西雅圖的几所大學做示范表演,情況終于好轉。有一次,李小龍在短短的11秒內就擊敗一名出言相譏的日本空手道黑帶三段武師,聲名鵲起;另一次在佛羅里達州唐人街赤手空拳制服4個持刀歹徒,勇救華人少女,消息刊上報紙,影響非常廣泛,慕名投到門下的學生越來越多
 
練功與授課之余,李小龍埋頭研究武術理論與訓練方法。他一生留下了七大本學武筆記和數本著作手稿:《截拳道》、《截拳道研究》、《功夫記錄》、《二節棍法》、《布魯斯-李拳術圖解》(英文版)和《布魯斯-李武打技法》(英文版)等。這是1963年出版的《基本中國拳法》,他將搏擊術注入到中國基本拳腳,展示了深厚的武學造詣 m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312628.jpg[/img] 
插圖均出自李小龍本人之手。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544596.jpg[/img] 
書中亦有許多動作分解照片,都是李小龍和徒弟親自示范,在停車場拍的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747220.jpg[/img] 
他的徒弟中,有一位十九歲的醫學院女學生,叫做蓮達.愛米莉。兩人很快墜入愛河……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8965064.jpg[/img] 
1965年,兒子李國豪(Brandon Lee)于2月1日出世,七日后父親李海泉病逝。后來李小龍又得一女,取名李香凝。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201379.jpg[/img] 
一家三口,其樂融融…… www.6park.com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447131.jpg[/img] 
當然,他教子女學習中國功夫……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661919.jpg[/img] 
1964年,李小龍在全美空手道大賽中擊敗蟬聯三屆冠軍的羅禮士,奪得冠軍,繼而應邀在加州長灘國際空手道大賽開幕式上表演蒙目截擊、寸拳等絕技,引起轟動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299867901.jpg[/img] 

正逢一家影視制作公司籌拍一部功夫連續劇,于是立即聯系李小龍試鏡。
這一年的李小龍二十四歲。雖然在試鏡中,他笑著承認自己被小寶寶吵得三晚沒睡覺了,但是鏡頭中的他,仍然精神抖擻,氣度非凡。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103673.jpg[/img] 
這段寶貴的試鏡很長,好奇的美國人要李小龍演示了中國戲劇的步法,解說武生和小生走路姿勢的區別,還在現場拉上一個美國老公公來當靶子,要李小龍演示武功招式。李小龍當然是只能虛晃。從鏡頭中可以看到,每次都是老公公還未來得及反應,李小龍的拳腳都已經收回了。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296590.jpg[/img] 
這次試鏡中,李小龍表達了自己對中國武術的分析:
“功夫源于中國,是空手道和合氣道的淵源。它是一個更完整的武術體系,它比其它武術更流暢,更具連貫性,而不僅是一招半式。就好像水,水是世界上最柔軟的物質,但它有穿透頑石的能力,水沒有一定的形態,你既不能夠捉住它,也不能夠用力打它。每一個學功夫的人都希望具有水一樣的靈活性和柔韌性。可以根據對手情況做出變化。空手道的出拳,好像一根堅硬的鐵棒,而中國功夫出拳,就猶如一條鐵鏈連著一個鐵球,剛柔並濟。功夫可以單獨或者兩個人練習,單獨練習的時候會模仿一些動物,比如說鶴、猴、或者螳螂等動物。……”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531331.jpg[/img] 
這部電視劇最后未能開拍,但是試鏡為他爭取了《青蜂俠》中加藤的角色。1966年6月,李小龍第一次出現在美國熒屏上 www.6park.com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769003.jpg[/img] 《青蜂俠》是一部每集半小時的連續劇,維持了30集,終因收視率不理想而擱淺。但是,作為配角的李小龍以出色的武術功底,風頭遠遠勝過主角,几乎所有觀眾都記住了他的名字。因此他有機會繼續參與了其它電視劇的演出。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0983534.jpg[/img] 
1967年8月,李小龍把自己創建的武術定名為“截拳道”(Jeet Kuen Do,簡稱:JKD)。
在他參演的一部電視劇里,李小龍大段介紹截拳道:“就是截擊拳。你要攻擊我就得接近我,接近我就給了我機會截擊。在這種情況下,我就會用最長的武器踢你最近的目標,現在是,膝蓋。截擊拳比西洋拳更具殺傷力。……”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220969.jpg[/img] 
多年以后的評論界稱:“截拳道是一種容納百川、取資東西拳術的搏擊術,並具有三個層次,一是思想,二是功夫知識,三才是技巧。前者便是李小龍創立截拳道時說的‘以無法為有法’,后兩者則是‘以無限為有限’,而這兩句指導截拳道修習者的警句,不但表現東西文化融合之成就,也體現了香港人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精神,可以說,它是一種時代與文化的產物。……”“這種快速擊倒對手的拳擊術,在[李小龍眼中不僅是一門搏擊術,更是一種人生觀或處世觀。人必須向善,卻不應拘泥于形式。正如一杯水放進茶壺便成茶壺之形,放進杯子便成杯形,所以重要的是水的本質。水清則人人皆喝之,水濁則人人皆拒之。”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453296.jpg[/img] 
李小龍創建截拳道,在當時的中國武術界是一件毀譽參半的事。一部分人認為李小龍另辟蹊徑可喜可賀;另一部分人,尤其是詠春門派,認為身為詠春門人的李小龍是欺師滅祖。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1791500.jpg[/img] 
事實證明李小龍的截拳道不僅具備理論底蘊,而且非常有實戰價值。他在美國開設的截拳道班盛名遠揚,授課一小時收費275美元,仍然門庭若市,在西雅圖、奧克蘭、洛杉磯等地連開了四間“振藩國術館”。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015884.jpg[/img] 
其實李小龍並不滿足于開班授徒,他的目標是好萊塢,希望通過電影來弘揚中國功夫。但是好萊塢電影界對他一直比較冷淡。最終讓李小龍對美國失望,從而回港發展的導火索,是好萊塢籌拍電視劇《功夫》,李小龍競爭男主角落選。這件事對他打擊很大。
看到此處,我非常八卦地懷疑周星馳的《功夫》與此事有關,是蓄謀已久,要為偶像出這口氣。眾所周知周星馳是鐵杆李小龍迷,少年時看到李小龍的電影驚為天人,從而立志投身電影界,用他自己的話說:“我認為我現在做的所有事情,還有我的工作都是李小龍先生對我的影響。從他的電影里我得到許多能量。……”周星馳几乎每部電影中都有李小龍的影子,几乎每部都有,李小龍的招牌動作、招牌形象、招牌服裝、招牌口語、招牌招數,甚至李小龍的大頭照,頻頻在周星馳電影中出現,到了《功夫》,向李小龍致敬的細節更是數不勝數。但是,可以拿權力、名譽、金錢等許多東西來搞笑的周星馳,從來不肯拿李小龍搞笑,“因為他是我的偶像,我非常尊敬他,非常崇拜他,所以不能搞笑。”周星馳電影中的李小龍,更多是一種精神的體現,一種力量的象征。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的《功夫》評論稱:“周星馳在其一直以來的作品中,都善用了李小龍在功夫上的創見。
《功夫》里無疑繼承了李小龍截拳道‘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的精義。片中火云邪神說天下武功無不破之理,惟快不破,這正是截拳道的原意,即以最短的距離、最快的速度打到對手的要害,故此李小龍提出不要閃避,進行截擊(Don‘tBlock,Strike),並要求應變迅速,而不需講求甚么形式化的修飾。在片中,周星馳最后在豬籠城寨以一敵百所施展的正是截拳道式的功夫。……周星馳《功夫》與李小龍電影殊途同歸,源出一轍,表達手法和電影結構或有不同,對于現代城市丑象的批判卻同樣深刻。功夫不但作為一種中國傳統價值之具體表現形式,也作為一種人本精神的力量表現。所謂功夫,科學化點說便是把人類潛能發揮出來的一種手段,因此在電影里周星馳強調的是功夫的高低源自對功夫研究的專注和對潛能的開發,同時功夫無分派別之好壞,卻只有功夫修習者個人道德的好壞之分,而周星馳與李小龍一樣,在這方面皆是取孟子性本善之說……”
跑題跑題,不多說了。周星馳是幸福的,他是被偶像的星光照亮生命的范例;同時他也是可敬的,做到了FANS所能做到的極致,值得各位FANS同仁研究學習……向星爺致敬……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252044.jpg[/img] 
1970年,李小龍意外受傷,脊背重創,臥床四個月,傷愈后仍須服用止痛藥。這段時間里,香港多家電影制片廠登門拜訪,希望請他回港拍戲,包括當時香港最大的制片廠邵氏。邵氏開出的片酬是一萬美金,當時相當于六萬港幣,比當時最紅的影帝級演員的片酬高出一倍;而嘉禾公司則出到一萬五千美金,也就是九萬港幣。
嘉禾不惜血本一定要請到李小龍的原因,是由于老板鄒文懷慧眼識英雄。他在電視上看到李小龍的一段功夫示范表演,拍案叫絕,多年以后還在采訪中津津樂道:“他側踢一寸厚的木板,一腳踢斷四塊,力度和時間都掌握得無懈可擊……”鄒文懷還回憶說,與李小龍洽談合作時,李小龍提到當時正在熱播的一部功夫片,問:“這是不是香港目前最好的動作片?”鄒文懷答:“是。”于是李小龍很有誠意和信心地說:“如果是我來演出的話,會演得更好。”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470065.jpg[/img] 
1970年,李小龍回到香港。不算已往的几次短暫過境,此時李小龍已經闊別香港十二年。與他合作過的黃握中先生在回憶中說:“……當時我想到李小龍將來在香港的電影發展前途一定非常好,因此我第一個找他出了一本書,就叫《李小龍》,做了一本采訪,再配上一些照片,印了五千本左右,一出來不到兩天就全部賣光了,他的電影還沒有出來,就已經非常轟動了,當時香港觀眾非常崇拜他,給他出書也為我賺了一筆小小的錢。李小龍剛剛回來的時候,非常熱情也非常健談,還很幽默,常常講笑話,人很隨和,所以我們跟他做采訪的時候大約花了兩三個小時,他也很耐心地接受我們的訪問。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678370.jpg[/img] 
鄒文懷與李小龍簽了兩部片約,第一部是《唐山大兄》,由香港功夫片導演羅維與著名小說家倪匡合作完成劇本,低成本電影,只在泰國的一個小村莊拍攝,布景極其簡陋,情節也比較簡單。但是李小龍的驚人表現勝過一切。他一改以往功夫片那種繁複而花哨的招式,出手快、准、狠,几乎全部在兩招之內搞定敵人,迅猛犀利的拳腳以及高亢的嘯叫兼具個性與力量之美,令人目瞪口呆。片中有一段是李小龍獨戰六名歹徒,展示了“李三腳”之勢不可擋的威力:三次轉身踢腳,每一次轉身所踢的角度都不同,一條腿能夠踢到一半然后決定該向高處或低處出擊,快如閃電,對方根本無法招架。[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2854874.jpg[/img]
《唐山大兄》在港上映不到3周,票房已達350萬港元,同時連破東南亞地區的所有華語片票房紀錄,掀起了功夫片的新熱潮。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094308.jpg[/img] 《唐山大兄》也顛覆了當時的香港電影市場,使尚處于起步階段的嘉禾公司一舉邁進了強勁競爭者的行列。鄒文懷和李小龍對他們的初戰告捷都很滿意,繼續合作下一部電影。李小龍十分尊重和信任鄒文懷,許多事情上對鄒文懷言聽計從;鄒文懷亦允許李小龍在電影制作方面參與更多意見,還下令增加了財政預算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294605.jpg[/img] 
決心在香港大展宏圖的李小龍將蓮達和家人都遷來香港,定居在九龍塘的一座兩層別墅。這座別墅擁有十一間房,還有日本式花園,在當時的香港是非常高級的住宅。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389303474984.jpg[/img] 
李小龍的第二部功夫電影是《精武門》,講述了創辦精武門的民族英雄霍元甲被日本人謀害,其高徒陳真為師父報仇雪恨的故事。這部電影至今仍然被列為功夫電影代表作之一,不但把真刀真槍的中國功夫推至新的層次,帶來前所未有的視覺享受;亦突破了以往功夫片狹隘的複仇主題,將影片上升到民族大義的高度,穿插了陳真飛腳踢碎租界公園大門上“華人與狗不得入內”的木牌、將“東亞病夫”字幅撕碎塞到日本武士口中等情節,以其強烈的愛國意識和民族精神引起廣泛共鳴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50047407.jpg[/img] 
我自己對這部電影更是印象深刻,因為是在這次的香港國際電影節里,在添馬檻露天銀幕上看的,足有二十多米高的超大銀幕為這部電影更壯聲色,每一場對戰都是激動人心!尤其是陳真單人匹馬挑戰日本武館,將全館武師打得爬不起身的經典場面!李小龍不但展示了他奔雷閃電一般的威猛拳腳,還第一次在電影里使用了他最擅長的、后來風靡世界的雙截棍,讓全世界見識了精湛的雙截棍術,當時有武術家曾驚歎道,光是看李小龍舞雙截棍的鏡頭就已經值回票價!
當然,擅長真功夫的李小龍拍攝這樣的鏡頭並不困難,難的是與他合作的人。據當時的工作人員杜惠東講:“……因為李小龍是會真功夫的,所以拍電影的時候就不習慣用那種假的方法,他要在電影里真打。但是如果對手演員的位置不好,就可能會被他打傷,遠了又容易打不到,所以他用的那一批武師都是合作熟的,不熟的都在外圍,不認識的根本不用。”杜惠東還說,其實李小龍也是用替身的,如今在《功夫》中扮演包租公的著名武星元華當年就是專門替李小龍翻跟頭的替身,因為李小龍是學詠春拳出身,不會翻跟頭。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50394468.jpg[/img] 
[ 此帖被天使深蓝在2009-08-29 06:13 PM重新编辑 ]
级别: 新手上路
发帖
35
金钱
1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9-09-01
Re:一代功夫巨星 " 李小龍 " 的傳奇人生
盛年猝死,巨星隕落
级别: 风云使者
发帖
4878
金钱
888
威望
23
贡献值
3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9-08-29
Re:一代功夫巨星 " 李小龍 " 的傳奇人生
《精武門》比《唐山大兄》更為進步的,不僅是制作技術和動作表達,也包括李小龍本人的演技。李小龍顯然很希望讓觀眾知道他是有演技的演員,在《精武門》中,不僅加多了許多情感戲,還借陳真喬裝探秘之機,扮演了多個形象,例如舉動遲緩的賣報老大爺和傻頭傻腦的電話修理員。



《精武門》獲得當年獲金馬獎的“最佳技藝獎”,同時獲“最佳劇情片”殊榮。又打破了剛剛由《唐山大兄》創下的新票房記錄。
不過,在合作過程中,李小龍與《精武門》的導演羅維交惡不淺。在香港影界,導演就是總司令,演員不可以提出什么意見,但李小龍就很不同,他具有西方的開放性格,又善于思考問題,發現問題,發現了什么就提出什么,所以與羅維之間發生很多不愉快。當時有傳聞說李小龍向羅維使用武力,電視台主持人何守信在采訪李小龍的節目中問及此事:“你是不是像傳聞的那樣用皮帶打羅維了?”李小龍說:“我要打他還用皮帶嗎?我只要這樣一下……”然后李小龍稍稍一動,何守信馬上就跌到椅子里去了。這個場面通過電視熒屏傳遍全香港。

 
李小龍出殯當日,數千人聚集在九龍殯儀館附近,場內場外擁擠不堪,警方不得不出動大批警察控制人群
李小龍的其它後話:
1979年,美國洛杉磯市政府將《死亡游戲》的開映日,即7月8日,定為“李小龍日”。
1980年,被日本《朝日新聞》選為“七十年代代表人物”。
1986年,被德國漢堡大學選為“最被歐洲人認識的亞洲人”。
1993年,美國好萊塢名人大道鋪上李小龍紀念星徽。
1993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1997年,在李小龍遺孀蓮達及女兒李香凝的努力下,振藩截拳道總會于美國成立。
1998年,獲中國武術協會頒發“武術電影巨星獎”。
1998年,被《時代雜志》評為“二十世紀的英雄與偶像”,是唯一入選的華人。
1998年,獲美國演藝同業公會頒發“終身成就獎”。
2003年,世界各地都舉辦了紀念李小龍逝世三十周年的活動。
2005年,獲香港電影金像獎大會頒發“世紀之星”獎。

李小龍的第三部功夫電影是《猛龍過江》。這時候的鄒文懷對他已經是充分信任,加之他創作欲旺盛,于是把整部電影交給他一手操辦。李小龍自組協和電影公司,自編、自導、自演,講述一個來自香港鄉下的功夫高手唐龍,遠赴意大利幫助一家中餐館女老板鏟除當地惡霸的故事。李小龍帶著劇組到意大利取景,最后決定在羅馬開機,《猛龍過江》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在歐洲取景的影片。
 
《猛龍過江》中,李小龍選中了兩位曾獲國際空手道冠軍的羅禮士、羅伯華爾作為對手,並且規定這兩位要被李小龍打敗。起先,兩位空手道冠軍不服氣,于是李小龍與他們各自帶著助手到郊外一個指定地點去進行拍攝前的點到即止的“較量”,結果,只用几個回合,李小龍就輕易取勝,使這兩位國際空手道冠軍不得不心服口服。至于電影中的招式,那是為戲劇效果而設計的,並不是截拳道的精神,但是充分表現了李小龍的武術造詣。影片中最后的生死決斗安排在古羅馬競技場,李小龍沒有采用任何鏡頭剪輯,直接采用中長鏡實拍全過程,場面驚心動魄,被譽為影史上最為經典的功夫對戰之一。
 
《猛龍過江》再度打破東南亞几乎所有的票房記錄。公映時盛況空前,以至于出動警方控制人潮,有些劇院被迫暫停放映。該片亦獲得第1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獎,在男主角唐龍身上體現出來的樸實、真誠、慷慨俠義的傳統道德和草根溫情,打動了眾多觀眾的心。
 
1972年,李小龍籌拍新片《無聲笛》,得到美國20世紀福克斯公司投資。影片准備在印度地區開拍,李小龍帶領劇組去尼泊爾等地花了几周時間取景,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拍攝地點。但是當地華美壯觀的寺廟給了李小龍新的靈感,決定開拍《死亡游戲》,將高層寺廟設計成龐大的武術中心,每一層都有高手把守,主角需要突破重重關口到達最高層奪取勝利。……這個創意后來被大量地應用于功夫影視、動漫和電子游戲中,打過街機的朋友們都應該很熟悉類似的情節吧。
 
李小龍為這部新片花費了大量心血,憑借自己在國際武術界的地位,邀請到菲律賓武術名師依力山度和以摔技著稱的韓國高手,還有自己的徒弟、身高220厘米的美國職業籃球隊明星球員卡力姆亞布道爾.杰巴爾等人出演。他們拍攝了大量的鏡頭備用,李小龍與依力山度比試雙截棍是其中的精華之一,兩人使用的是相同的器械,不同的打法,高水平的棍法讓觀眾目不暇接。
 
令人扼腕歎息的是,這是一部未能完成的電影,沒人知道李小龍心目中《死亡游戲》的本來面目到底是怎樣。但是很顯然,他在嘗試一些與以往不同的表現方式,希望將自己的作品提升到又一個新的層次。除了大量的對戰鏡頭外,他亦為《死亡游戲》准備了許多新造型,似乎有興趣把中國傳統武俠片中的名劍俠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死亡游戲》的准備過程中,美國華納兄弟制片廠決定投資李小龍電影,與嘉禾公司合拍《龍爭虎斗》。1973年2月,李小龍停下了《死亡游戲》的工作接拍《龍爭虎斗》,不僅實現了當年願望,成功打入好萊塢出演大片主角,更成為與華納公司平起平坐的合伙人。影片在香港開拍,李小龍耗盡心血,與導演緊密合作,使所有動作場面精益求精,成為李小龍全盛時期的功夫片巔峰之作。
 
《龍爭虎斗》中既有場面壯觀的百人混戰,又有李小龍以一敵眾的實打實搏命鏡頭,其中一場地下室打斗中,他先后出神入化地使用了少林齊眉棍、菲律賓短棍、雙截棍三種淩厲的棍法。這是李小龍影片中打斗場面最多,使用武器最出彩的一部,雖然一些中國觀眾認為該片在故事情節上有些土洋結合、不倫不類,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票房成績,尤其是在西方,至今票房累計早已數以億計,成為李小龍電影中票房最高的一部。
 
雖然李小龍的功夫電影總是以對戰場面為主,但是他在片中傳揚的,卻是一種悲天憫人的反戰精神。電影中的他,始終是樸實的平民,具有極其堅忍的耐力,從來不會主動出手,直到受盡屈辱,忍無可忍,才將力量爆發。李小龍的愛國熱情在電影中也有明顯體現,他所有的功夫電影里,敵人都是外國人而不是中國人,即使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也一定是外國人教唆的。耐人尋味的是,從來沒有外國人對此提出異議,即使是被他在電影中踩成腳底下泥的日本人,也照舊如痴如醉地尊他為“武林聖者”。
 
李小龍受到廣泛尊崇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無以倫比的武術功力和武術精神。他不僅在銀幕上是一位成功的功夫巨星,在生活中也真正是一位一心推廣中國功夫的優秀武術家,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挑戰,几乎達到了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地步,將中國功夫變成了一個寫入世界詞典的神話。杜惠東先生描述了當年香港拳擊冠軍劉大川向李小龍挑戰的全過程:“當時只有一個回合,一個照面就完了。劉大川是全香港的最輕量級拳擊冠軍,人很小,但他的爸爸是香港查拳的掌門人,劉大川從小就是練查拳的,查拳就很注重翻滾,劉大川認為他可以用西洋拳,加上查拳的翻滾來靠近李小龍,等李小龍腿一踢起來,他就滾進去,一到近身L再長就沒有用了。結果真正對打的時候,剛一動手,李小龍一腳就把他踢倒了,因為李小龍實在太快了。……”
“一次外國記者的聚會,李小龍一邊喝酒一邊他說正在研究一個‘精武指’,與你距離半尺不到就可以發力,練成以后一插就可以插進你的胸膛,就等于一顆手槍的槍彈一樣。他說他現在練到可以戳穿一只未開封的鋁皮啤酒罐,但是如果手指的話,手指甲旁邊的肉可能就會翻過來,所以他在研究怎樣才能戳到敵人自己也不受傷。……然后他把啤酒罐放在桌上,握著拳頭運了有半分鍾的勁,然后叭地一戳,這個啤酒罐一下就飛到對面的牆上去了,打到牆上就爆開來了。我們拿這個啤酒罐來看,果然已經被戳進去有半寸多深,如果打架的時候戳到對方,就算沒有戳穿你的胸膛,這一下子也等于點了穴道,一定能讓你無法呼吸。這個力度是很厲害的。”
杜惠東還說:“當年記者去片場探班沒有什么困難,二三十年前的傳媒和電影界的關系很好,拍到不該拍的東西都不去登,但現在的傳媒就喜歡挖人家的星聞,你不讓他就用遠距離鏡頭拍,不好看的才登,好看的不登。所以現在什么人拍戲都不喜歡記者來看。不過李小龍以前也不喜歡別人來探班,因為總有人借機向他挑戰,打得贏也好打不贏也好,反正和李小龍打過了,就是一種光榮。”
生活中的李小龍和銀幕上有些相似,開朗,熱情,充滿活力,帶點兒小孩子脾氣。他在工作時百分百投入,一絲不苟,任何細節都要做到最好;休息時願意和人聊天,還喜歡講笑話,很隨和,也很幽默,完全沒有架子。他說起中文來很急很快,而且是斷斷續續地蹦詞兒:“你!打過架沒有!打嘛!不打沒進步的!”說起英文來則是地道的美國風格,接受采訪時也帶著“Oh,baby”之類的美式口語。
 
李小龍一向把電影當作副業,認為武術才是自己的本行。在拍攝電影之余,他從來沒有放松過功夫和體能的練習。李小龍非常重視體能,他認為大部分武者花了太多時間在技巧上,而忽視了體能訓練;即使學會所有的招式,如果體能不好,也沒有機會在打斗中取勝。李小龍自己的訓練是嚴謹甚至殘酷的,他的徒弟說:沒有人像李小龍那樣刻苦鍛煉自己,他是世界上最勤奮練功的人。他把自己的腹肌練得如鐵板一樣堅實,還能夠只用兩只手指做俯臥撐。
 
李小龍的功夫電影基本都以男性為主,女演員戲份很少,意思意思而已,對影片起不到什么作用。感情戲亦很少,几乎全以拳頭說話。影片中的李小龍,總是一個性格粗放,大大咧咧,但是見到女性就拘謹甚至害羞的角色。
 
生活中的李小龍一直對家人很好,與妻子蓮達關系親密,但是也曾被傳過一些緋聞,例如與苗可秀。苗可秀與李小龍是世交,自幼相識,是與李小龍合作最多的女演員,在《唐山大兄》中尚為女配角,接下來的兩部《精武門》和《猛龍過江》都是女主角。
 
生活中的苗可秀似乎遠不如電影中的苗可秀動人。銀幕上的她,濃眉大眼,身材婀娜,以現在的眼光看也可以說是一位十全十美的美女,為李小龍電影增添了許多柔和的光彩
 
台灣女星丁佩,則是為許多圈中人公認的李小龍女友。銀幕上的丁佩經常扮演一些風塵女子,生活中的丁佩卻是一位大家閨秀,出身名門,祖籍在東北,舅爺是張學良,外公是軍閥時代的北平警察局局長,父系則三代都是醫生
 
就是在丁佩的家里,1973年7月20日,發生了一件令全世界猝不及防的事情:正當盛年、如日中天的李小龍突然死了。
 
據杜惠東回憶:那天下午,李小龍約好嘉禾老板鄒文懷去吃日本菜。那天李小龍拍戲拍到六點,片場的下面就是寫字樓,李小龍下樓來到鄒文懷的辦公室,喊道:“鄒哥,吃飯去!”鄒文懷有事未辦完,約好八點一起去。這兩個小時中,李小龍來到位于片場附近的丁佩家中歇腳,坐了不久就說很熱,出了很多汗,而且頭疼。丁佩拿了一罐冰啤酒給他,又給他吃了一點止疼藥,李小龍連衣服和鞋都沒有脫就進房躺下了。丁佩在外面化妝,打電話,再回去看李小龍,躺在那里毫無動靜,面龐已經發冷。她驚慌地打電話給鄒文懷,鄒文懷說趕快打999急救,晚了就來不及了……結果還是來不及了。救護車將李小龍送到伊麗莎白醫院,后被證實已經死亡,當時李小龍還未滿三十三歲
 
盛年猝死,巨星隕落,這個意外的消息震驚了全世界。
 

 
蓮達在鄒文懷的陪同下來到殯儀館。
 
蓮達按照中國人的習俗披麻帶孝
 
蓮達送上的花籃上寫著:“緣續來生”
 
李小龍的親人前來吊唁。李小龍的哥哥李忠琛是香港天文台博士,在學科領域內有一定的知名度;他的第二位妻子張瑪莉是1975年香港小姐選美大賽冠軍,能文善畫,熱心公益事業,曾獲得“香港十大杰出青年”稱號,是唯一一位獲此殊榮的香港小姐。
 
李小龍的同事和好友,如苗可秀、小麒麟等也紛紛到場送別。諸位親友瞻仰了李小龍的遺容
 
李小龍的遺照。
 
李家的保姆保護著李小龍的子女突出重圍。李小龍的兒子李國豪當時剛剛七歲,在葬禮上指著父親的遺體叫“Movie!Movie!”——他以為父親還是在拍電影。
李國豪后來也到好萊塢當了演員,20年后,在電影《烏鴉》中扮演一個死不甘心的亡魂,結果在片場發生意外:道具槍居然射出了真子彈,李國豪死于非命,與父親同樣是匆匆離去,一句遺言也沒有留下。
 
由于李小龍的死亡太過突然,公眾輿論一片混亂,各種猜測層出不窮。李小龍的家人始終保持沉默,直到在護送李小龍遺體離港前夕,他的妻子蓮達才公開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聲明:
“我希望香港的傳媒不要對我丈夫的死做出任何推測。雖然還沒有最后的驗屍報告,但是我深信,我丈夫是死于自然。我不認為任何人需要對他的死負責任。事實已經無法改變,李小龍已經離開了我們。他會在我們的回憶和他的電影中長存。請大家記住他的天才,他的武術和他為大家帶來的奇跡。我希望這些會永遠陪伴我們和影響我們以后的生活。”
哀而不傷,猝而不亂,清醒理智,明察大局。看了這段發言,我覺得蓮達真是一位非常可敬的女性,懂得李小龍的事業亦懂得李小龍的理想。
蓮達和一雙兒女陪伴著李小龍的遺體回到了西雅圖,在西雅圖舉行了李小龍的第二次葬禮。他的棺木旁邊,放置著鮮花拼成的截拳道的陰陽標記。
 
與李小龍合作過的眾多美國演員、導演、制片人,他的徒弟,都來祭拜。李小龍的棺木在鮮花環繞下安然下葬。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3232403.jpg[/img] 
多年以后,蓮達寫過一篇追憶文章,展現她心目中的李小龍:
對所有要看這篇追憶文的讀者,我有一點小小的要求,那就是請你先把所有的偏見與想象拋棄,原原本本地接受李小龍,了解他的為人,認識他自生至死始終是一個男子漢,因為你如果想了解一個人,你就必須以虛心的態度去觀察他。相信你絕不至于僅以書的封面去斷言一本書,或以一枚落葉去決定一棵大樹吧。同理,根據一小部分是無法把一個人的全部加以定論的。請你現在就把有關李小龍的所有想法都拋棄。其實,與別人的人生事實的接觸是一件有益的事,或許多少可以受到影響也說不定。
李小龍是一位非常敏感的人。我們的婚姻屬于國際婚姻,但絲毫未曾有過國際婚姻常見的問題。那些人種、文化、教育、習慣上的差異,可以說反而使我們的關系更加密切,因為我們互相吸取對方的文化的長處。我們的婚姻與其說是1+1=2方式的結合,倒不如說是兩個一半合而為一。換言之,雖然沒有喝同樣的一杯茶,但茶壺卻是由兩人所分享的。我們一向都很尊重個人。我們的愛情起初燃燒得非常熾熱,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成熟,愛情也變得像靜靜燃燒的煤炭般,更為深厚。有些人或許會說最大的悲哀在于沒有被愛,但我倒覺得不愛才是最大的悲哀,因為如果不愛就不可能給予,也就不可能獲得。如果我們的婚姻能被搬上銀幕,只有一個地方希望能加以修改,那當然就是結局。與一般的夫妻一樣,我也經常為李小龍的事感到焦急萬分。但因為看多了小問題演變成兩個人決定性的問題的例子,所以我們都努力去避免它。重要的是,互相幫助。如今回想起來,發現有三種因素是支撐我們婚姻最大的力量,其一就是寬容。或許有很多情形使你很難作到寬大為懷,但這時不妨用忍耐來解決問題。其而就是忍耐。李小龍是個急性子,有時會在應該矯正過錯時大發脾氣,這是人所皆知的。但在私生活中,他是非常溫柔的,他曾經以最大的耐心使我能在香港住得舒適而不至感到格格不入。李小龍曾以身教告訴我所謂忍就是透過忍耐去了解。寬容與忍耐是只能存在于人與人的結合之中。但率真不同,率真是一種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可以自由而毫無隱瞞地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率真就是支撐我們婚姻的第三個因素。以一個演員也好,以一個真實的人也罷,李小龍在肉體上、心理上都是一個可以表達自我的人,所以才會把觀眾迷倒。
唯有寬容、忍耐、率真,才能獲得觀眾的愛,啟迪他們的想法、感受以及自覺。人的心靈是很奇特的,給得越多,所得也越多。當然,去愛一個人既不是期待,也不是施舍。如今回想,我發覺李小龍曾在精神上給予我太多的鼓勵。我和他的婚姻生活雖然只是短短十年,但他留給我的是生活中極重要的判斷力、生命力以及決斷力。我們的兩個可愛的孩子,也都承襲了他這種精神。
不過,李小龍卻沒有把他自己完全地交給任何人,甚至是我。他知道他想要完成一些什么,他的一生就將花在那些事情上。而且,為了要完成那些事情,他也具有必要的能力、創造力以及無窮無盡的精力。過去他難免也有抉擇的痛苦經驗,但最后還是發現自己的目的在于成為一個演員,透過電影來表現自己。當然,他也具有完成此願所需的洞察力、獻身、勇氣、忍耐以及偉大的愛情。在他喜歡講的話中,有"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要加以應用"。"光是希望是不夠的,非去做不可"等話。李小龍一向不坐等機會,而是自己去制造機會。他是把使自己樣樣要比別人好視為一種義務。
他的目標不在富有或成名,而在于完成高品質的工作。雖然工作完成后而獲得財富和聲望,但那只不過是副產物而已。但要堅守原則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他為了要成為一個有自我主張的演員,把全副精神都灌注于工作。李小龍絲毫沒有偏見,與所有不同人種、宗教、階層的人之間都搭上了橋梁,就像對我一樣,跟他有過私人交往,一齊分享過人生的人來說,他也許會永遠變成我們的一部分。他深知自己的能力和創造力,而過的是每天均以事實證明這一點的生活。他的三十二年是充滿了生命力的人生,要比活了兩倍長的人更有所創造,更值得滿足。一個人充滿生命力而生活時,對死是不感到懼怕的。我相信他自己走過的是正直的人生而安息在平靜中。李小龍並不希望我們為了想念他而哭泣,他只為我們能夠從他那里學到如何辨別是非而高興。
我願意在這里對他表示敬意,給他所應得到的讚美。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3512915.jpg[/img] 
在香港,李小龍猝死帶來的轟動余熱未消,懷疑和猜測繼續進行著,眾多矛頭都指向丁佩。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3815184.jpg[/img] 
丁佩后來回憶說:“我受到很不公平的指責,但是我不想解釋什么。他的死是很突然的,我也受到了很大壓力。他是我的好朋友,無論什么也不能破壞我們的關系。我對自己說,沉默就是最好的答案。我很珍惜與李小龍的友誼,所以我不做任何評論。”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4095343.jpg[/img] 
丁佩直到十年之后,才首次在香港電視節目中開口,否認當天與李小龍發生過性關系。她對李小龍的評價是:“他是一個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個非常偉大的思想家。他把他的思想用他的身體完美地表達出來,所以他創立了截拳道,這是很了不起的。”后來的丁佩逐漸淡出影界,開始研究佛學,國家女子游泳隊隊員莊泳、樂靖宜、王大力都曾經是她的徒弟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4352720.jpg[/img] 
對于李小龍的死因,法庭的最后裁決是:死因是對頭疼藥的某一種成分過敏,引至大腦水腫而死亡。
李小龍的朋友與合作伙伴們說:其實李小龍的身體一直有問題。他常常說頭疼,檢查身體時也不讓人檢查他的頭部。有一次在錄音時,他去洗手間,結果很長時間沒有回來,一位錄音主管周笑龍去洗手間找他,結果見他躺在地上,好像剛剛醒來的樣子。李小龍抓住周笑龍的手說,你今天見到我躺在地上的事永遠不能傳出去,不然我就打死你。周笑龍一直就不敢講,直到李小龍過世之后好几年才講出來。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4628416.jpg[/img] 
嘉禾公司意識到了這些膠片的利用價值,決定想方設法完成這部電影。他們繼續與美國電影公司合作,邀請一些來自美國的影界名人參與,找到一位相貌酷似李小龍的韓國人,為他取藝名叫做“唐龍”,由洪金寶擔任動作設計,用遠景拍攝他的側面和背面來代替李小龍,加上一些飛車特技等花巧的鏡頭,勉強為《死亡游戲》補全了戲份,成為一部完整的電影。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4948436.jpg[/img] 
雖然一部本來可以成為功夫片新里程碑的電影功敗垂成,不得不變成了好萊塢式的雜燴,但是李小龍的魅力仍然使這部拼湊完成的《死亡游戲》成為廣受歡迎的功夫電影。几年之內,李小龍傳奇繼續,眾多國內外電影公司都搞出了自己的呂小龍、梁小龍、張小龍、王小龍……拍出了很多似是而非的李小龍功夫電影。這其中只有《死亡塔》中真正有李小龍的影子,因為是利用了以往李小龍電影中未采用的鏡頭甚至包括NG鏡頭,加之唐龍的模仿,混合而成的。
電影界慌亂地發現沒有人能夠真正代替李小龍,更談不上超越,功夫電影一時陷入困境,不知何去何從。不久,成龍與劉家良等一批電影人審時度勢,劍走偏鋒,開創了“功夫喜劇”的新潮流……那些都是后話了。
另外,為了增加鍛煉強度,李小龍在進行身體鍛煉的同時,一直采取吃藥和器械健身的方式。他一天吃一百多顆藥,維他命ABC什么都有,一些剛剛發明的新藥如類固醇等(后來體育界的禁藥)也大量服用,几乎是在拿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他亦使用日本發明的高壓電肌肉震蕩機來輔助鍛煉,就是用電線連到身體上,快速震動肌肉,震十分鍾相當于平常練十小時。后來這個機器在日本也禁賣了,日本發表的調查是它太過量,破壞了人體的神經系統和生理系統的和諧。
無論如何,斯人已逝,勢不可追,研究他的死因其實已經沒多大意義。李小龍的許多遺物如今都已不在——保存遺物的嘉禾公司片場搬遷,沒有足夠的空間存放舊物,很多李小龍的東西都扔進焚化爐燒掉了。但是李小龍留下來的寶貴財產仍然有很多,其中包括為電影《死亡游戲》拍下的數千尺膠片。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5223154.jpg[/img] 

[img]http://www.ce.cn/xwzx/kjwh/gdxw/200505/24/W020050524408165536493.jpg[/img]
[ 此帖被天使深蓝在2009-08-29 06:21 PM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