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2阅读
  • 1回复

温州施粥摊年开销十多万 获政府隐性支持(图)

楼层直达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5467
金钱
4023
威望
34
贡献值
4


[swf]http://p.you.video.sina.com.cn/swf/svplayer081205001.swf[/swf]

琳琅满目的下粥小菜。

天还没亮,红日亭的老人在做施粥前的准备工作。

在红日亭施粥摊前, 领到粥的人在津津有味地吃粥。
  浙江日报讯 (作者 陈洪标 郭广宇 陈显英)
  每天烧粥要50公斤米
  12月5日早上7时,感觉很冷,外面的风很大,戴了帽子,脖子里还是刺冷的,天气预报说受北方冷空气影响,昨天就开始降温,今天的最低温度是1℃。
  记者来到温州市鹿城区永东路社区九州小区,4幢B楼一层的一间屋子大门已开,门口挂着“红日亭”三个大字,这就是网上盛传的温州施粥摊“根据地”了。
  负责炒菜的朱碎娇老人穿着白褂子,正在炒咸菜豆干。早在5点,老人们就陆续从家里来这里忙碌了。负责煮粥的陈松垚在一旁帮忙,他说,以前他们还要来得早,由于高压锅冒出的声响影响周围居民,所以煮粥就改在前一天下午5点,熬好后,装在保温桶里,再盖上棉絮,这样第二天还是热乎乎的。小菜就没办法了,还是要当天早上炒。
  陈松垚告诉记者,直径32厘米的大高压锅,每天他要煮18锅,装满5个大保温桶,每桶有50多公斤,光大米每天就要50公斤。一般要忙到晚上9点多。
  每天他们会准备10个小菜,但到最后具体数量很难确定,因为每天都有送上门来的惊喜:有临时送来的腌菜、鱼干,还有自己种的蔬菜,所以,负责炒菜的也不知道今天会有多少菜,甚至到8点了,还有人直接送菜到施粥点上。
  不一会儿,几个老人陆陆续续地到齐了。到了7点半,大家将粥、小菜、碗筷、桌椅搬上两辆三轮车,拉到施粥摊——500米外的华盖广场。
  7时40分,8个老婆婆都忙碌开来,把粥和菜都盛好。不锈钢的碗都消毒过,并且有塑料袋套着,菜是自助的,想吃哪个自己选。
  8时,是每天供应热粥小菜的固定时间。这时,上百个前来吃粥的人早已排了很长的队伍,从大棚里一直排到了大榕树底下。
  一碗粥可以让人很温暖
  每一个拿到粥的人,或坐在棚子里的小圆桌前,或蹲在大榕树下。看到他们端着冒着热气的粥,蹲坐在四周吃的时候,没有谁会不被感动的。
  33岁的郭洪涛是河南淮阳人,他说,自己这么年轻,来吃这碗粥实在是很丢脸,但是身上的钱花完了,厂里要等到今天5日才发工资,下午去厂里拿了工资,就回家去。
  这个从15岁就到深圳打工的小伙子说,自己学了一些做手机软件的技术,今年听老乡说这里更有发展空间就来了,可是到了温州人生地不熟的,找不到这样的厂家,三个月下来,既没找到理想的工作,又没有用武之地,他只能回家去想办法。他说在他没钱吃饭的时候,这碗粥让他心里很温暖。
  “今天我来吃这碗粥,我就是要让自己永远记住今天这个日子,每个人都有落魄的时候,都会碰到难处,只要我记住温州的老人们都这么能干,这么有爱心,我一个年轻人为什么不可以重新再来。”钱光宇一边感谢老人做的好事一边表达自己的志向。
  从安徽来温州7年的钱光宇,在温州开了一家理发店,当了一个小老板,他的生意曾经很红火,没想到妻子卷款离去失踪至今半年,只能关门。说起吃粥,他苦笑说,前两年,他用话训店里的雇员:不好好干,今后只能到红日亭去吃粥。没想到来这里吃粥的竟然会是自己。不过,在离开温州到别的地方去闯业之前,他来吃这碗粥,可以说是“吃粥明志”。
  记者在现场看到,在一个多小时里来吃粥的,竟有四百多人。老人们说到了周日人就更多,会有六百多。来喝粥的人群中每天都会有新面孔,比如郭洪涛和钱光宇这样一时落魄的外地年轻人,但80%的人是经常出现的,还有一些是为了捐钱而特地赶来喝粥的。
  不管是谁,在粥摊面前一律平等,没有身份地位之分,没有外地人和本地人之分,都可以围坐在一张桌子旁喝粥……干什么工作的都有,有回收废品的、拣垃圾的、装修工人、乞丐、流浪者、寺庙的僧人等,附近的一些居民也会到这里喝粥。碰到一些盲人,老人们会装好粥和菜,送到盲人的手里。
  经过两个小时的忙碌,施粥摊结束后,陈松垚他们要先回去睡一下。
  接下来,摊点就成了老人们听温州鼓词的活动场所,一台播放机播放着民间曲艺,粥棚里外或坐或站的有好几十个晒太阳的老人。到下午4时左右,每天都是笑呵呵的陈建光骑来三轮车,把电视机、凳子等物品,运回位于红日亭对面的九州小区的仓库。
  收拾好红日亭的东西,傍晚5时,陈建光和陈松垚老人,就要准备开始煮第二天的粥了。
  与金融危机无关
  “现在来吃粥的人为什么这么多?是不是因为金融危机,让在温州打工的民工找不到活干,吃不上饭了?”12月5日下午,慕名来红日亭采访的日本读卖新闻社上海支局的两位日本记者,向朱永麟老伯提出了这些问题。
  “不是的,施粥与金融危机没有关系。我们施粥不是从今年开始的,从四年前就开始了。”朱老伯当场就否定了。
  “其实施粥在温州很常见,也并非从今天才开始。”“红日亭施粥摊”的发起人之一、今年82岁的朱永麟说,他们的粥摊实际上是一个有40多年的历史的“伏茶”点。
  在温州,每个凉亭里或者热闹点的地方,三伏天都有老人们自发地全天煮茶,保证供应。这种茶在温州有个专门的称呼,叫做“伏茶”。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有清凉祛暑的作用。
  2006年8月底,在“红日亭”送“伏茶”的老人们做完了“伏茶”,朱永麟和另外两个老人——72岁的张明新和80岁的叶宝春——聊天的时候,说到很多外地人,特别是在街上拣废品卖或者讨饭的一些人,不能吃到一餐正常干净的饭菜,大家商量着是不是可以煮点粥给这些人喝喝。
  可办施粥摊需要的资金多得多。朱永麟和叶宝春、张明新等人各自掏了1000元,把施粥摊办了起来。3800元买锅买炉,再加上锅碗瓢盆,大概4000-5000元钱的样子,都是他们从自己的养老钱里省出来的。
  那年9月25日,开始送粥。
级别: 总版主
发帖
35467
金钱
4023
威望
34
贡献值
4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8-12-11
Re:温州施粥摊年开销十多万 获政府隐性支持(图)
 越滚越大的“团队”

  红日亭施粥摊越来越大,目前义务为这个粥摊忙碌的老人年龄最小的60岁。这群人里只有年龄最小的陈建光和另一名62岁的陈松垚师傅每月有700元补助,其他全是义务帮工。

  陈建光四年前一直在华盖山附近流浪,也曾是红日亭的“常客”。喝完茶、吃完粥,陈建光经常帮老人们整理、搬桌椅。老人们同情他,就将其收留下来,平日里一起帮忙施粥,老人们把他当作大家的“儿子”。

  红日亭的成员走了一茬又来一茬,现在这批共有23人,其中15个阿姨分两批每天轮流。他们在红日亭老房子拆迁前曾是邻里,如今红日亭搬了,他们仍从各处过来一起做事。

  叶宝春是红日亭的总负责人,这位在温州一速冻食品工厂退休的老工人,由于拆迁搬到了新城的新田园杨府山,每天要坐10站公交车到红日亭。

  一个粥摊一年开销十多万

  随着老人们的“事业”越做越大,一些周围市民不断为他们送来米和钱,很多路人也会给一些捐款。

  管理发票的张明新老人拿出账本,让记者看。“12月2日,当天收到捐款3100元。昨天接受社会捐款5140元。”老人告诉记者,每一笔收款,老人们都会给一个收据并公布。

  网上出名后,来捐款喝粥的人特别多。昨天,一个鞋企老板买来1000公斤大米。前两天,一位董事长也来喝了粥,第二天就送来一吨大米。一名妇女带着小孩捐款100元。

  “我还经常接到米店里打来的电话,一个老太太给店里钱,让我们每月去拿米。”张明新说,对施粥摊的捐助都有详细的记录,“还在红榜上公布,让大家放心。”

  记者在翻看这本收据时,越翻里面捐款人的名字越“奇怪”:乐清老太太,许女士,男同志,五十一中学生,过路人,公安C9004,浙C3G090,四楼344室……

  张明新激动地说,这些都是扔了钱转身就走的,不愿意留名。所以有时候,只好用校徽、警号、车牌号等来代替。

  2007年一年这个粥摊的费用大概在10万元左右。现在光是米和小菜的花费,一天差不多就要600元。11月,他们接受现金捐款3.1万元,开支1万多元。

  在钱款有剩余的情况下,老人们也定期给福利院和聋哑学校的孩子送去一些礼物和钱,给当地的困难户送钱、米、油等急需物资。

  朱永麟是这个团队的财务,他说:“给我们捐款的人很多,几年下来基本没在钱上遇到困难。我们在银行开了户,把筹集来的钱都存进去,这样收多少、花多少账目很清晰。现在,我们账户里有20多万剩余。”

  政府隐性支持

  一开始,红日亭摆摊曾被质疑“影响市容”,摊子上的雨棚也面临被拆。

  “靠的就是政府部门对民间慈善的隐性支持。”经办此事的华盖社区主任章碎英深有感触。为这个被认定违法建筑的大棚,章碎英向有关部门为老人们“担保”:决不会出现影响市容影响交通的情况。今年5月1日,社区里向规划部门“报批”,并将原来的大棚扩大到了现在的面积。

  周忠是温州市政园林局公园管理处主任,他告诉记者,刚开始,公园管理处对老人在华盖广场摆施粥摊有过不同意见,因为这样未批擅自占道是违规操作,而且这么多人来广场喝茶吃粥,对公园的环境绿化都会有影响,管理工作也加大了难度。后来老人们一心一意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也把公园管理处的人打动了,同意他们在公园设点,而且在公园增设了厕所,还特意安排两名清洁工帮助粥摊清理现场卫生。

  “没有这些背后的支持,我们一帮老人光有善心,什么事也办不成啊!”烧菜的朱碎娇阿姨说。每年烧“伏茶”,温州中医院专门免费给他们提供中草药。他们锅炉用的柴油,石油公司不但议价保障供应,而且每周送货上门。在他们刚起步最困难的时候,五马街道给他们送来了一吨大米和1.5万元现金。社区和新青年志愿者都常来现场帮他们维持秩序。

  这些老人这样每天的坚持究竟为了什么?叶宝春说,“我们是想给下一代做个榜样。”

  现在摆摊施粥似乎“名正言顺”起来。但是大家有一个心愿:榕树下临时搭建的这个“红日亭”不是长久之计,期待在旧城改建中被拆迁的红日亭,能早日规划重建,有一个真正的老人亭。

  回归施粥摊的本意

  11月27日,关于温州施粥亭的照片开始在网站上流传。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老人们的善举。大多数人看了照片,理解为金融危机,让温州这样发达地区都要靠“施粥”来帮危济困。某门户网站上一条《网友热议温州“施粥摊”盼全国推广渡难关》帖子就引来8568条评论。

  对此,许多知情网友却从另一个角度表示不解:为什么大多数网友不能相信这是自发的民间慈善行为,而宁愿理解为“饥民图”呢?他们认为这是对慈善精神的亵渎。

  “蓝色的天空”、“佛洛依德”等网友说:“它不是金融危机下的产物,也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种具备常态性质的民间慈善行为,最可宝贵的一点就是,始终保持质朴的慈善品格,不带任何功利性。”

  有专家认为老人们的这种行为,它没有依赖现代的慈善制度却能运行自如,其中靠的是老人们的爱心、道德和信义。我们可以看作是中国古典慈善传统的一种复苏。同时,这种越来越多的民间善举的存在,说明了慈善从来就没有很高的门槛,通过一碗粥也能实现。

  温州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工作人员说:“举办‘施粥摊’的老人团体目前尚未成为正式登记的民间组织,他们的善举,完全是群众自发的。”温州市慈善总会孙成堪会长说,他们这个方式很好,这也是温州民间慈善的传统。一位温州市民政局干部说,这是温州一个良好的传统。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