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1万多名新生开始走进南昌大学校园。据介绍,大部分新生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这些伴随互联网长大、惯用“火星文”、个性张扬的“90后”大学生,究竟是新一代中坚力量的异军突起,还是“顽主”的降临?与在校的“80后”大学生相比较,这些“90后”大学生有着怎样的个性特征?他们的入学对高校教育有着怎样特别的意味?
大学路上 “90后”庞大亲友团
一个暑假都静悄悄的大学校园,随着新生的报到,顿时人气飙升。“一个新生报到,平均有两人陪同”,从9月1日新生开始报到起,这种壮观场面在我省各高校都能见到。
“我被雷倒了”,1986年大学毕业后留校执教的徐教授,看到车水马龙的迎新场景,诙谐地借用“90后”语言,表达了心中的感慨。他告诉记者,就在两年前,大一新生用车来送,还被认为是一种炫耀和铺张,可是现在用车来送新生大家已经习惯。
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有一些家庭经济不是很好,却担心孩子受委屈,家长也坚持陪送到学校。每每看到在学校教室那些席地而卧的家长,徐教授感叹,真是“穷人养娇子”。1982年上大学第一次独自远行,没有家人陪同,自己挑着行李赶火车的情景,徐教授记忆犹新,“想着要上大学了,浑身都是劲”。
寝室生活 没有空调你睡得着吗
据报载:厦门某大学一位新生的行李居然用大巴运来,6名男生齐上阵才勉强搬动。原来,这位新生的父母担心孩子在学校睡不好,竟把家里的“席梦思”搬来了。江西中医学院宣传部长吴晓明说,这种情形真的有些夸张,在我们学校没有也不允许出现,再说学校寝室的床也不可能放得下。
“孩子,没有空调你睡得着吗?”一些家长的过分担心也在无意识惯宠孩子的娇气。据了解,我省高校寝室大多为4人共一间房,寝室装有风扇。记者是上世纪80年代上的大学,那时大学寝室都是8人一间,冬天人气旺倒还增加热量,可夏夜却酷热难受,无奈女生们只好放下蚊帐,一副现在沙滩排球运动员的模样,但还是会热醒过来。那时提到风扇,可谓奢谈,寝室温度全靠空气自然调节。可就是这些从“空”调走过来的女大学生们,在做了妈妈后,却担心自己上大学的孩子没有空调会睡不着觉。
江西某外贸职业学院,新生体验如临大敌,几位女生哭喊着不让抽血,医务人员只好连哄带拽;某高校新生正在军训,有的新生害怕吃苦,竟然想“临阵脱逃”……在家长悉心呵护下长大的“90后”,在大学这个全新环境,种种“不适应症”也开始显露。
网络时代 网上已逛N遍校园
“90后”大学生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一代。他们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和信息,利用网络与人交流。可以说,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很多“90后”新生在网上,已对要去度过四年时光的大学浏览了N遍,对校史校情、名师名家,开始有了一个整体概念。
南昌大学法学院08新生余传国,9月11日登录南昌大学官方网站,在报到前咨询:“户口迁移地址为南昌大学法学院,请问这样是否算错误地址,若出错请及时告诉我,不胜感激!!!!”他的问题学校户籍科很快在网上做了回复。
据观察,报到日未至而BBS先火的现象在各大高校论坛都很普遍,很多即将入校的大一新生已忍不住提前登录各自学校的BBS,发帖聊天咨询。在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等校园网论坛上,专门设有2008届新生咨询专版。一些老生就新生关心的问题,热心提醒或解答。
众说纷纭 “90后”个性特征
“自我”、“叛逆”、“另类”……提起“90后”,许多人习惯于给他们贴上这样的标签。同为独生子女,相较“80后”,“90后”有哪些不同的思想心理特性?
在网络上,一些“70后”、“80后”的网友担忧:“90后”会不会给大学校园带来一些不一样的东西?“90后”的自信会不会走向自负?过分的个性张扬会不会让他们变成“不负责的一代”?
南昌大学学工处的郑胜水认为,绝大部分“90后”是独生子女,在宠爱和呵护中长大,充裕的物质、优越的条件、信息爆炸的环境使他们养成了缺乏人生目标、注重品牌、消费升级、猎奇心理强且更多的依赖网络等特点。
江西教育学院外语系书记钟立华,从事学生工作23年,与“70后”、“80后”、“90后”三代大学生都打过交道,他认为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时代特点,与大的社会环境有关系。“70后”学生有责任感和韧性,在录取比例只有7:1的情况下,“70后”对得之不易的机会非常珍惜,面对困难时韧性很强,不会轻言放弃。“80后”尤其“90后”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抗跌打的能力相对较弱。“80后”是很苦恼的一代,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巨大的落差让他们也经受了很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比较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同样时代的特征很明显地表现在“80后”有着强烈的法制意识。“90后”不再迷信权威,不屑于形式和口号,他们特立独行,追求自我,张扬个性,每一个个体都具有独一性,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心态更开放。
挑战高教 “90后”如何规划未来
如此备受关注和争议的“90后”走进大学校园,也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不少教育界人士呼吁,要给予“90后”大学生更多宽容与认同,相信他们会在历练中不断成熟、成长。
“90后”如何规划大学生活,为未来做好坚实的铺垫?南昌大学学工委主任王德友和他的同事们给出了这样的建议:
首先与寝室同学处好关系,集体生活让不少“90后”束手无策,而乐于助人可以让你交到很多朋友,宽容谦让帮你很快融入新环境。
独立生活如何不当“月光族”?新生消费不要太“超前”。要学会做自己的会计,提前计划,学会节制花钱。
互联网固然威力无穷,但是,如果你沉迷于网络聊天,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浪费的金钱倒是可以弥补,荒废的青春就无可追寻了。
更应该强调的是,自觉学习很重要。不少人认为升入大学就大功告成,便抱着彻底放松的心态,使刚刚开始的大学生活缺乏驱动力。与中学时代截然不同,大学里没有人随时随地催促你学习,人生规划要由自己来决定。在学校读书,适当根据自己的专业进行学习或者学术研究,学好知识掌握技能。建议新生们多与高年级的师兄师姐沟通、学习,吸取他们成长的体会和经验。
本报记者周友珍 林雍 实习生邱际华
家有“90后”
陪送的路还有多远田雨
陪送路线:南昌——南京
陪送里程:600多公里
陪送方式:夫妻两人“护送”儿子自驾6个多小时
孩子考上大学身为家长你会去送吗?可能多数人表示认同。小孩今年考取南京某大学,送他上学让我感慨万千,看看报到的那一天,家长是怎样度过的吧。
上午八点赶到学校,校门口的交通已经因送学生的车辆过多造成堵塞,好不容易慢慢将车挪动到指定位子停下,待找到报到中心已近九点了。领表格、交费用……入学手续都是家长上前,家长好像成了报到的“主角”。还好,学校的接待井然有序,不到一个小时办完所有手续。虽然在入学须知中明确交代家长不要陪送,但家长远比学生多,许多还是三代同行,报到处设置了家长休息专区,并有工作人员回答各种各样的问题。报到后有老生带我们去学生公寓办入住,路边是移动、联通的代办点,数千个号码任你选挑,此时孩子才表现出来了他的“独立性”。
到了寝室,放下行李的家长又赶紧打扫起了卫生,而儿子正“袖手旁观”兴致勃勃参观起了这个“新家”。下午的体检,成为家长唯一插不上手的事,接下来参加分学院举办的新生见面会,学生自立、家长放心成为主题。落日余晖下美丽的校园里仍然有大批肩扛手提大包行李的家长在忙碌,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晚上去超市帮孩子买点小东西,看到的还是众多的家长在采购,问起来有的家长已经跑了几趟了。等到帮他整理完用具回到宾馆已经深夜,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还在想明天还有什么事要办。
想起上世纪80年代初自己只身一人带着简单的行囊远赴外地求学,现在的独生子女真幸福。我也在反思,这样是关爱还是溺爱,什么时候才能儿行千里不担忧呀,那种学校旁遍地是车、周边的宾馆一房难求、附近的饭店人满为患的壮观情景让人感叹,但我深感以后必须给孩子一个独立成长的空间,对孩子的精心呵护,在他上大学的第一天就该解除了。
临走时仍不忘叮嘱儿子:“内衣内裤别放洗衣机里洗,那是公用的,不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