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07阅读
  • 2回复

【转帖】[转贴] 大爱无疆——李安获金球奖随笔

楼层直达
级别: *
发帖
*
金钱
*
威望
*
贡献值
*
[转贴] 大爱无疆——李安获金球奖随笔

这个金球奖显然意义重大,一向温文从容的李安在致获奖词的时侯都有些口结了。他双眼含泪的样子很动人,用中文祝大家新年快乐的样子更加动人。 想起当年《卧虎藏龙》获奖后,张艺谋的编剧王斌做解剖一样心肝肺地把它骂得一无是处,真是很有意思的情景。现在不知有没有人又在拿这部电影的讲美国事得美国奖来说事了。
尽管有评论说《断臂山》获奥斯卡的可能性不大,但我依然期待。《卧虎藏龙》当年是获最佳外语片奖,多少有些大文化俯视边缘文化的意思,如果纯粹以本土电影获得奥斯卡,那不论怎么说,仍将是中国电影人和中国人的骄傲。就象今朝的金球获奖一样。以剧情片获最佳导演,自是意义非凡。虽然至今已有无数外籍导演在好莱坞成果昭然,但华裔电影及华裔电影人的艰难却是有目共睹的,多少年,甚至多少代,我们的知名度似乎大多是靠“龙家庭”的血肉相搏拼出来的。我们的大陆电影人的海外奋斗史早已能书写出一部可歌可泣的“新离骚”了。想当年,能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做一个颁奖嘉宾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永远有多远,当时,我们与这样无疑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最大受众群体的国际性大奖的距离看上去似乎是永远不可企及的。也难怪,国人一旦提及国产影片参评奥斯卡,都会冠以“冲奥”一词,把申办奥运会与奥斯卡得奖联系起来并不十分夸张。
更加让人高兴的是,李安在好莱坞的成功与拳打脚踢完全无关,即便是当年的《卧虎藏龙》,依然是一个包了个动作壳的文艺片。李小龙、成龙在美国及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影响,并不代表他们在那个世界真正拥有了话语权;难以想象,李安在这样一个与自己生长环境和历史沿革完全不同的氛围中怎么可以获得这样的成功。“吾土吾民、忠孝仁义、宽忍中庸、家族血缘”,这些是我们念了几千年的东西;“西部掘金、强者生存、民有民治民享”是他们的东西,一个从几千年都不可能当众接吻的民族中出来的人能感动一个几乎一出生就吻个不断的民族吗?以前,一旦我们从奥斯卡类奖项折戟,我们就会讲语境、讲文化、甚至讲钱,《断臂山》是美国人的故事,可就象李安本人所说,这是一个用中国人的眼睛看到的故事。依然是有关人,有关人的困境、人的挣扎和人的感情。一旦你把一个人的故事说到了人的心里,那并不会有人太在乎你什么样的国籍和肤色了。这才是无极,是大爱无疆。
回头看《理智与情感》,描写19世纪英国上层社会的生活,指导一帮牛津出来、说话抑扬顿挫的演员,当时英国社会的阶级鸿沟多么难以跨越,执导一群精致的英国演员演出一部太英国的电影甚至也可以有多难。美国的《冰雪暴》说的是这个并不等级分明的国家里的中产阶级的故事,依然有尖锐的挣扎和心理困境,依然广受认可。“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是对的,但是民族的东西是什么?可不是裸露的大腿和短旗袍,更不只有大红灯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后出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知识分子,个人认为他们是我们中国文化的荣光,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知识分子的方向。他们都是中国文化的精英,立足一地,而胸怀激越博大。民族并不是心胸狭隘和因步自封的籍口,世界也并不因为遥远而不能融会贯通。再来看《卧虎藏龙》,李慕白与玉娇龙在竹林中的打斗是一幅典型的山水画,那飘来飘去的镜头虽然很离谱,但闲庭信步的儒家大侠与充满激情与野性的后辈间的冲突才是这幅画后面的戏。相较于张艺谋的胡杨林,那才真的只是一幅画了。而李慕白与俞秀莲之间的情感,则是十足的中国味了,那样的欲言又止,那样的情义难全。中国人的高雅与自制在此时才是强势。
在这里,要不忍心地批评一下我坚决拥戴的陈凯歌所导的《无极》了。就象陈导演的一贯标准一样,《无极》并不缺乏丰厚的人文含义,只是相较于他以前的作品而言,这个故事太不踏实了。这真地让我担心,陈凯歌和张艺谋不会是真的没了激情了吧?他们才五十岁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真地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人家还一部接着一部佳作频出呐。张艺谋和陈凯歌先后投身于大制作,恐怕有各方因素的考量。从商业片本身而言,这些片子都不能说失败,而且大制作和独立电影本身也没有业内所界定的那么清晰的鸿沟。只是,不论是大制作商业片;还是所谓的艺术片,终归还是有一个魂儿——有一个精气神所在的。就是说,你对人、对人生有没有一个自始至终的、真的、深切的关注?在这个标准下,画面和特技肯定是次要的,只要有一个诚实的主题、象李安致词中所说“能改变他人思维方式”的主题,肯定会唤起无数拥趸的。而“改变他人的思维方式”,就电影而言,还到哪里去找这样高的标准呐?
当然,李安不是标准,让无数真正的电影大师折戟的奥斯卡金球也更不是标准。在这里,要特别批评一下那些对《无极》肆意丑化、篡改和漫骂的个别素质不高的人。批评是可以的,但情绪化和偏激的判定对确定我们这些还想看好电影的人是有害无益的。陈张两位曾带给我们无数骄傲的第五代旗手大手笔的转型之作,作到现在这个程度已经很成功了。爱之深,责之切。在此华语导演获奖之际,唯愿我们始终敬仰的两位电影领袖,能永保革命激情,如陈凯歌本人所言“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哪里就到了暮年了呐,别说再战三十年、二十年,先说十年的时间,这十年,会有多少故事发生?剧烈变革中的中国社会,物质与精神巨大的冲突,这中间会有多少发人深省的主题?我们将始终期待。
把这三位导演放在一起很有意思,李安让我想起英国作家EM福斯特。不动声色的表面下波澜壮阔,有比刀枪剑戟更痛苦的摩擦,然而始终相信,也心存温暖;张艺谋的作品可以以它的电影《活着》标名,不惜一切、欲望中烧地活着;陈凯歌的电影则是:“活着,要有尊严的活着”。那我衷心地期盼他们在他们的电影中,今后的三十年、四十年中继续“好好活着,有尊严地活着,也——有激情、有大爱地活着”
级别: 新手上路
发帖
11
金钱
3368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1 发表于: 2006-02-19
顶啊!!!!!!!!!!!!!!!!!!!!!!!!!!!!!!!!!!!!!!!!!!!!!!!!!!!!!!!!!!!
级别: 新手上路
发帖
11
金钱
3368
威望
0
贡献值
0
只看该作者 2 发表于: 2006-02-19
顶啊!!!!!!!!!!!!!!!!!!!!!!!!!!!!!!!!!!!!!!!!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认证码: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