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摇滚不像以前那样被人排斥。以前何勇骂四大天王,天王N代以内的庸俗歌迷,一直认为何勇本人就是流氓或者垃圾,也和听摇滚的人不共戴天。说咱们是变态和傻逼。现在可能不会这么激烈,再说事情也过去那么长时间了。不过真正情况比以前更操蛋,因为我们的摇滚乐正在被流行、伪另类,甚至广告皮条客们——侮辱并继续侮辱着。
你没见继谢霆锋之后,陈琳也学会摔吉他了吗?我XX他妈,怎么伸得出那条狗腿!还有任先齐,这逼不是做了兵力先锋,开始摇普了吗?他妈的让他做摇普就是让黄鼠狼看鸡窝,割地赔款也比这强啊?!不要以为这些都是个别现象,照他们这么搞下去,“摇滚”肯定会变成站街婊X和塑料袋了。目前形式已经非常恶劣,大致情况如下。
现象一:Rap比摇滚牛比
Rap本身是黑人的东西,和摇滚有一定的亲缘关系,一直都是批判社会的。中国现在也流行这个,不过都是些不痛不痒的玩意。你能说那些港台的小崽子们都是Rap些什么?不用说嬉笑怒骂了,我看他们除了装X之外,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那些穿大T恤,打耳环、学跳街舞的小朋友并没有招惹谁。所以我骂的不是他们。我只恨那些做词的,写曲儿的。还有那些无脑的“呕像”们。啥你都糟X,太不要脸了。
现象二:另类流行乐
我不知道啥叫另类流行。反正一群小资开始在中国的报纸上呻吟之后,这个词就来了。其实他们的画皮也就是那么薄薄的一层,说白了就是抄。一些不要脸的幕后们把满世界划拉来的音乐,屠宰、剥皮,血还没干就赶忙着给偶像披上了。听这些东西,我简直就要出离恶心和愤怒了。假如你听一个偶像说我这张专集是XX风格……那其实就是说:“我挨哪儿又偷来了……”其实,与他们相比,迪克纽仔、动力火车,零点和与泉这些傻逼们显得多么善良啊!
现象三:恶俗广告也在XX摇滚乐
前面任先齐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好多东西都用摇滚来做广告。有一款摩托罗拉手机就拍一个傻X,手持吉他,自称是乐手,唠的都是小资嗑,还他妈盗了一段张楚的词。还没看完一半,我就吐了。其实广告拍的好也没啥,但那样简直就是恶搞了……
这些人都是贱X,但是他们在强X我们的好东东,兄弟们,和他们拼了吧!!
在目前这个阶段
各种摇滚音乐流派在中国已经分的很细
光光一个金属
就有各种形式的组合存在着
下面我举几个例
说唱金属:痛苦的信仰(北京)
速度金属:冥笛(北京)
哥特金属:Falling(杭州)
厄运金属:Hyponic(香港)
但就我知道
其下面还可以衍生出很多别的金属流派
速度金属下面还分为速弹力量金属和旋律化力量金属
在这里举这样的例子只是想说明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自己喜欢的音乐
摇滚乐早已经不是90年代时期单调的一种类型
派系之间的斗争进行的如火似荼
朋克们和金属党的争吵还没完结时
朋克内部的OLD SCHOOL与NEW SCHOOL已经在相互骂X了
摇滚音乐本身就属于流行音乐
有人喜欢拿吉他装COOL
有人喜欢在舞台上摔吉他
OK
很正常
不必烦躁
摇滚乐这个婊子从其诞生至今
就一直和商业这个大X客
勾勾搭搭
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
都是JIMI 带的坏头
烧什么吉他啊真是的
那老人家活到现在估计是一把骨头了。。。
现在我听的大多倾向旋律化 不过也时不时给自己的生活中加入一点点小刺激。。
我坐在周日下午温和的阳光里,听着Portishead于94年发行的专辑《Dummy》,这是一张需要百分百投入的唱片。我不能同时看书,写字,浇花,甚至喝水,只能坐在那里听,全心全意地听。
当乐队主唱Beth Gibbons的声音滑出来,一个旅程便随之展开,一首接着一首和他们一起慢慢慢慢沉入海底。整个专辑所营造出来的氛围亦或是情绪如同天黑之前的黄昏,妖媚诡异又凄迷黑暗,让人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开场的几首歌曲包括Mysterons, Sour Times, Strangers, It could be sweet,Beth幽怨的声音将你的心一下下地往下拉,拉进那个黑白的悬疑影像世界。我的脑海里却突然出现了Junya Watanabe于上半年巴黎时装周上发表的秋冬成衣系列,在黑灰白的基调下,模特儿们头顶着夸张巨大犹如水母般的假发,仿佛是从年代久远的废弃音乐盒里走出来的旋转木偶。
当专辑第五首歌It’s a fire开始时,我知道那随着他们一起的旅程已经沉到海底,一片灰蓝色。Beth海妖一般地坐在那里,嘴里悠悠地吐出“I can’t breath through this mass, so breath on sister, breath on”时,一直萦绕在周围的悲伤情绪一下子喷涌而出,眼泪如同岩浆从身体里流了出来。我想到了那首赫赫有名的《Gloomy Sunday》,以前不理解一首歌如何能导致那么多人自杀,现在我完全相信,相信歌曲有那样的力量。这悲伤来得那么自然而然,它没有勾起我任何不愉快的回忆亦或是某天某个时刻在某部电影里看到的某个伤心的片段,没有,什么也没有,只是悲伤,纯粹的悲伤,纯粹地令我的眼泪一发不可收拾。之后的几首歌里,Beth的声音一出现,我的泪就控制不住地往外涌,此时的海底已由灰蓝色变成了黑蓝色,夜的气息越来越浓郁,黑白电影里的那个金发女郎已被匕首刺穿了喉咙,血顺着雪白的颈项流下来,滴到Beth手里血红的玫瑰花上,她摘下花瓣染红了指甲。
最后一首歌《Glory Box》,Beth变换了一种声线来演绎,虽然依旧悲伤颓靡,却没有之前那么浓烈,让人得不到喘息的机会。于是我想到了《偷香》里的露西.哈蒙,那个去意大利寻找亲生父亲的女孩,那个含苞欲放,纯真忧郁的女孩。
不知道为什么,听这张唱片的时候我总是想到另外一个歌手——Sarah McLachlan。我想着她那张现场版的《Mirror Ball》里的歌,她唱到“Hold on, hold on to yourself, for this is gonna hurt like hell……oh god, the man I love is leaving, won’t you take him when he comes to your door.”(Hold on),“It’s funny how we feel so much, but we cannot say a word, we are screaming inside, but we can’t be heard” (I will remember you), “It’s easier to believe in this sweet madness oh, this glorious sadness that brings me to my knees” (Angel)。也许是这些歌里同样无所不在,挥之不去的忧伤让我联想到她。许久未发片的Sarah,前不久发行了新专辑《Afterglow》,没想到这六年来结了婚,当了母亲的她依然是那么忧伤,她在歌里述说着自己的可笑,愚蠢,渺小,听着听着,泪顺着歌就滑落下来。
相较于Sarah Mclachlan那时浓时淡的忧伤,Portishead无疑是更加浓郁沉重的悲伤,它们渗透在每一小段,每一章节里,让人就快不能呼吸却又没有死去般无法自拔地沉溺其中。
结尾,黑白电影里,Beth Gibbons一袭红裙走在雪地里,走在黑蓝色海底里,她在哭,包裹着黑色眼影的眼泪爬满了脸庞。我也在哭,因为这悲伤来得太纯粹,让我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