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7阅读
  • 0回复

婚姻主张:先结婚后恋爱!(转帖)

楼层直达
级别: *
发帖
*
金钱
*
威望
*
贡献值
*
巴金的名作《憩园》里,老主人目送归鸿,怆然一声长叹:「中国人讲恋爱跟西方人讲恋爱完全不同,西方人讲了恋爱以后才结婚,中国人结了婚以后才开始恋爱……」

  算得原汁原味的比较文化么?

  长衫飘零的文弱少爷,刚要牵起红头巾下的小姐,一阵卷地风来就把他们忽地吹散了。情深深,也好,雨蒙蒙,也罢,无非电视里清浅的梦,当不得真的。要看那种年代那种爱,我宁愿读小说,选一个落寞幽缈的深夜,一豆灯,一盏茶,听苏州河款款水流,和老白渡桥上有轨电车叮铛,叮铛的从容协奏……

  张爱玲的窗上又该起雾了吧。她正琢磨著:

  「往风流俊雅的范柳原心里,装进怎样一位流苏妹妹去呢?」

  而我,也在想,民国虽然风雨飘摇,有情人浮萍般聚散两依依,然而那两颗心儿真真是天地为证,日月为鉴,半点儿不施粉黛的。这两天重温《夜半歌声》,忽然觉得那一声凄绝千古的「丹平──」,茫茫然不知所以来,却像挽住了时空似的,年年岁岁兀自游弋于孤穹之上,照出大世界的须臾,流转。

  以及小儿女们的镜花水月。

  乱世的镜花水月!爱玲其实也是这样的。过来人,有几个不冷眼于她和胡兰成的共舞清影呢?当岁月渐渐合上它沧桑的摺扇时,他们苦酒般的婚姻也随风逝去了。剩下,一个绝尘自恋的芳影,一群缱绻追梦的张迷。

  我以为张爱玲先前是洋气的,她是从西方人一步步走向中国人。《倾城之恋》发表于一九四三年的冬天,七年前的一九三六年,《飘》问世。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倒象是:从中国人一点点变成西方人。她不是才写到第二章,就让郝思嘉忧郁地吐出句截然相反的话来么──

  「凡是做女人的人,爱情是要等结婚之后才来的。」

  然而她多幸运啊!

  她在经历了两番屈辱的婚姻后遇到一位极富眼识的夫君,广告商约翰?马什。他很认真地对摔伤了腿的她说,「图书馆里已经没有你会喜欢的书了,在我看来,如果你还想再有什么东西可阅读的话,好像必须自己写一本书给自己看。」她于是开始写了。为著冥冥中的辉煌,是他,无怨无悔地把全部智能和精力付诸她的创作之中,为她编辑书稿,做她的勤奋辛劳的秘书,十年修得同船渡……

  渐渐,她成功了。渐渐地我也从心底里领悟,情,皆不过一沤。

  就看你能不能从这一沤里看出天国来了。有人能,譬如米切尔。有人未尝不能而终于不能,譬如张爱玲。